现状的状态,已经再朝着‘图钉’形态分布了。
原因就是,
在这个智能时代,即便是名义上在社会最底层,人们也没有什么生存压力。
所有人都不需要为生存烦恼,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是这个时代的底色。
充足的生产力和资源,哪怕是每个人什么都不做,实际上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也有足够的生产力来支撑整个社会的运行。
良好的教育,可以让每个人可能从小就立志做一番事业,确立一个伟大的理想,
但有时候,仅仅只是一个理想,实在是很难支撑所有人都从一而终的坚持奋斗下去。
于是就在这种客观情况下,
一种‘目前这种状态也挺好’的想法就从人们脑海中冒了出来,
一种‘为什么我要努力呢,就享受目前的生活不好吗?’的躺平思想就在人们之间不受控制的蔓延,
继续朝着社会等级更上层爬干什么?多累啊,现在这种状态什么也不做,也用不着担心生存和基本生活。
这个时代的确是依旧存在货币,
存在于人联中的不同人们,每个月能够拿到的报酬,或者说获取的收入也不同,
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也的确依旧存在社会等级。
可是,即便是一个处于社会等级最顶端的负熵研究院研究员,欺辱了一个社会等级最底层的人,
一样是犯罪啊。
城市中的智能管理系统,运行速度可挺快的,照样将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拖去坐牢。
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们对于跃升自己的社会等级实在是没有太大的紧迫性,
当然,此刻人类文明这种‘堕化’的趋势,形成的原因,
其实还要更复杂许多。
不光是人天然就有惰性,如果不动不努力,不奋斗,不工作,也活得还行,为什么还要努力的问题。
还有此刻这个时代,随着人类文明技术和理论发展,本身就存在的一个问题。
人类文明内部,社会地位的获得,完全是凭借一个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这自然是很公平的,在强人工智能的监督下,社会集体抚养的普及下,这种公平也维持的很好。
保证了有天赋的人绝对能够获得培养,也保证了负熵研究院绝对收拢了最有天赋,最有能力的一批研究人员。
但问题就在于,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的,
这种情况下,对于每个人们来说,能不能够进入到负熵研究院,当一位天才研究员,几乎从一出生就被确定了。
这种情况下,天赋不是那么卓越的人们,怎么坚持自己的理想奋斗呢?
有人认清了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过后,选择专注某个细分领域,少数一两个问题的研究,并持续一生,
只为给负熵研究院的天才研究员们,可能节约一下午的时间。
但显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在自己天赋逐渐确定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摆烂,躺平,似乎也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像是此刻不少人们自己所说的一样,
与其消耗文明的资源,最后一辈子什么都没有研究出来,
还不如最开始就别研究,自己享受生活,过得快乐轻松一些,还能够给文明节省一点研究资源。
更甚至,不少人可能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学一辈子,都摸不到领域最前沿。
如果,
此刻沉淀整个人类文明最底层的人们,全都是这样,天赋本身不够的人,
负熵研究院和秦裕当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本来就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在各研究领域中都做出一定成果,
人类文明中必然有不少天然就无法做出太多贡献的人们。
但问题是,
此刻,沉在文明最底层的人们太多了,
其中绝大多数,可能都是能够在一生中做出一些研究成果,一些社会贡献的人,
此刻受整个环境影响,说是心甘情愿也好,自甘堕落也好,反正就这么躺平靠社会基础福利活着。
而最下面,一直蔓延到负熵研究院,人类文明整体,此刻都受到了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
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数量增长幅度都不对了,
让扩大人类文明种群基数这件事情的作用,都变小了。
……
在秦裕思考着这件事情的时候,负熵研究院其他各研究所,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们也同样继续思考着。
秦裕看了眼众人,一众研究所,研究团队负责人们,也依旧保持着沉默。
这近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是人类文明自身现状形成的一个漩涡,
人类文明又怎么靠自身的力量,从这个自身形成的旋涡里挣脱出来?
人类文明中个体的情况是这样,因为缺乏必要的动力,宁愿停在原地,放弃个人发展,
放在整个人类文明整体的角度,情况也依旧是这样。
即便到现在,人类文明也没有遭遇外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