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联纪元60年。
获悉斯托文明中,那位神圣决策者更具体的情况,
知道那位神圣决策者实际上是强人工智能,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算是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坏的方面,斯托文明的确是就以一个意志决定着整个文明的走向,
对于斯托文明自己来说,文明决策效率很高,
对于另一个和它接触的文明来说,就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了。
毕竟,一个意志决定整个文明的方向,
那这个文明决定和己方友好交流的决定做得很快,
反过来,突然决定要发起对己方文明的攻击的决定,做得也同样会很快。
好的方面,自然就是,虽然的确是一个意志决定整个文明,
但神圣决策者作为一个强人工智能,显然是不存在什么情绪,大方向的决策是比较稳定,比较可预期的。
只要确定和人类文明交流比对人类文明发起攻击更加有利,
它就肯定不会突然对人类文明动手。
而大概是因为获悉了斯托文明中,之前存在的最大疑问的答案,
两个文明接下来的交流和往来,明显更加顺畅了许多。
未知显然比已知更加令人恐惧,
在互相了解更加深入,并且两个文明并没有发生冲突必要的情况下,
双方文明的信任基础自然变得更牢靠了几分。
……
人联纪元61年。
在你来我往,两个文明的代表团分别到访了对方文明的星际城市之后,
接下来一段时间,
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之间,再反复进行了几次面对面的会面。
会面时,邀请对方文明到访参观的范围,也都在逐渐放大。
到这一年时,人类文明首次邀请斯托文明代表团抵达了人类文明的母星,
斯托文明代表团也第一次在到访人类文明疆域时,在参观的间隙,
选择在人类文明提供的休息室内停歇,而不是返回斯托文明的飞船内。
秦裕,作为人类文明,人联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
也首次在地球上,与斯托文明代表团的负责人进行了会面。
斯托文明那位神圣决策者,以这位斯托文明代表团负责人作为信息传递的桥梁,
和秦裕,进行了短暂的对话。
或者说,斯托文明那位伟大科学家斯厄斯,以神圣决策者为载体,
跨越时间,让秦裕得以看到了。
某种程度上,
这才是两个文明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完整的面对面会面。
不过,就跟人类文明内的强人工智能一样,
斯托文明中那位神圣决策者,本身也是没有任何虚拟形象的。
本质上也就算是斯托文明内的算力集合体,
就和先前斯托文明自己阐述的那样,它同时存在于斯托文明所有地方,一直都在。
所以这次两个文明决策者之间的会面,更多也就是象征性的。
……
同样的,
在这一年,斯托文明也邀请人类文明代表团,抵达了他们迁徙中,舰队群的主体,那座行星堡垒内参观,
直径超过1500公里的行星堡垒内部,就完完全全像是一颗星球的表面,
内里分为多层,总共居住着斯托文明超过四十亿的人口。
斯托文明的研究核心机构,也就在这座行星堡垒内。
如果说在先前到访过的五百公里的小行星堡垒内部,还能够在视线极远处看到地面一点微微翘起,
那在这座斯托文明的核心行星堡垒内,脚下踩着的,就几乎就像是大地一样,平坦的往前延伸,已经感觉不到和星球表面有什么区别。
除了刻意营造出来的更多水系,斯托文明这座行星堡垒的环境,主要其实还是模拟他们的母星。
对于这座行星堡垒,在带领人类文明代表团参观时,
斯托文明还是很自豪的。
人类文明代表团的研究员们也的确是感受到震撼,
只能说,凭借人类文明目前的技术,要确实想要建造这种行星堡垒的话,
忽略掉一些材料问题,可能勉强可以尝试一下。
但要完成建造,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因为这座行星堡垒实在是太大了,都快赶上月球了。
而且行星堡垒的内部使用空间,以及复杂度,可比单纯一个月球大多了。
“……斯托文明,也是在漫长的航行中,逐步完成了这座行星堡垒以及其他小规模星际堡垒的建造。”
……
而在双方文明这互相来回到访对方文明内更多区域的同时,
双方文明在理论领域,不再具象单纯理论领域,数学领域的交流,交换,以及合作研究也没有停过。
在面对面会面时,双方代表团中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就面对面交流,
在没有进行会面时,就继续通过电磁通信进行交流。
而对于双方文明来说,
双方过往,在各领域发展其实都积累了不少已有知识,
哪怕是此刻,只局限于理论层面的交流合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