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枚精准的针,刺破了房间内看似平静的空气。
傅深先生……那个名字让林黛的心脏猛地一跳。他果然知道!他甚至知道得如此之快,如此具体!
她今天下午才发现那个奇怪的刻痕,偷偷拍下照片,前后不过几个小时,傅深的人就已经拿着“相关资料”找上了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在这个剧组的一举一动,可能从未脱离过他的视线。
一种被无形之手牢牢掌控的窒息感再次袭来。
林黛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悸,拧开了门锁。
门外,傅深的助理依旧是那副标准的扑克脸,见到林黛,微微颔首,双手将那个硬壳文件夹递过来,动作一丝不苟,如同完成一项精密仪器的交接。
“林小姐。”他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傅先生交代,您看完之后,若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联系他。”他递上文件夹的同时,另一只手还递来一张纯黑色的卡片,上面只有一个烫金的电话号码,没有姓名,没有头衔。
林黛接过东西,感觉那文件夹沉甸甸的,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蔓延。
“他……还说了什么?”她忍不住问,试图从这面无表情的助理脸上找到一丝线索。
助理的眼神没有任何波动,只是公事公办地回答:“傅先生说,这只是出于一位艺术顾问的责任感,希望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拍摄环境。祝您拍摄愉快。”
说完,他再次微微一躬,转身离开,脚步无声无息,很快消失在宾馆走廊的尽头。
林黛关上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心跳才后知后觉地加速起来。她低头看着手里那份文件夹和那张黑卡,感觉它们烫手得很。
责任感?鬼才信!
她走到床边坐下,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翻开了那份文件夹。
里面并不是她预想中的什么恐吓信或者警告,而是一份……极其专业的分析报告?
报告首页就是她拍下的那个奇怪符号的高清图片,旁边附着了多角度的细节放大图,清晰度远超她手机拍摄的效果。下面则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分析:
【符号形态学分析】:结构呈现非对称、非线性组合,带有明显人为设计痕迹,排除自然磨损或偶然刻划可能。
【材质与工具分析】:根据刻痕深度、边缘锐利度及微量金属残留,推断为高强度钛合金刻刀类工具,于近期(3-7日内)刻画。
【符号学比对】:与已知主流文化、宗教符号、黑客组织标识均无直接关联。但其扭曲结构与上世纪某个已解散的、专注于信息加密与符号学的先锋艺术流派“迷宫社”(Labyrinth Society)晚期作品有不足5%的形态相似性。(附:该流派资料节选)
【概率评估】:为特定目的留下的标记物可能性:82%。随机恶作剧可能性:18%。
报告后面还附了几页关于那个“迷宫社”的简介,一个活跃于几十年前,成员稀少,行为古怪,热衷于用复杂符号传递加密信息,后来因理念分歧和核心成员失踪而神秘解散的小众团体。资料很少,语焉不详,透着一股故弄玄玄的神秘感。
林黛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就是傅深所谓的“相关资料”?这简直是一份小型学术调查报告!他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到这么详细的分析的?那个“迷宫社”又是什么鬼?
【信息接收:数据分析报告。来源:傅深。可信度:高(基于技术细节)。动机:未知(示好?警告?展示能力?)。关联性:‘迷宫社’信息与黑客警告关联度提升至40%。】系统的分析紧随而至。
傅深送来这份报告,是什么意思?示好?证明他的能力和价值,让她安心合作?警告?暗示她的小动作尽在他的掌握,不要轻举妄动?还是单纯地……展示他无所不能的信息网?
那张只有一个号码的黑卡,更像是一个通往未知领域的单向门铃。
林黛拿起黑卡,指尖摩挲着冰冷的表面。打过去?问什么?谢谢你的报告?还是直接问“你到底想干什么”?
她烦躁地把卡片扔到一边。现在打过去,无疑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报告上,聚焦在那段关于“迷宫社”的描述。“专注于信息加密与符号学”、“核心成员失踪”、“神秘解散”……这些词汇,与那个能轻易黑入她电脑、预知她行踪、送上诡异香氛的黑客形象,隐隐产生了一种模糊的重叠。
难道那个黑客,和这个几十年前就解散的古怪艺术流派有关?或者,是崇拜者?模仿者?
而傅深,他特意指出这微不足道的关联,是巧合,还是意有所指?他是在暗示他知道黑客的存在,甚至知道更多?
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牵扯出更多扑朔迷离的线索。
林黛感觉自已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迷宫入口,四周雾气弥漫,傅深和那个神秘黑客可能都是迷宫深处的布局者,而她,这颗看似无关紧要的棋子,却被无形地推向了迷宫的中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