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新家的窗台,苏晚就被客厅里的动静吵醒了。她揉着眼睛走出去,看到妈妈正蹲在行李箱前,把叠好的浅咖色毛衣放进侧兜,爸爸则坐在沙发上,擦拭着他那台旧相机——镜头上的划痕还是去年带苏晚去爬山时碰的,此刻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光。
“妈,您怎么起这么早?”苏晚走过去,帮妈妈把围巾叠好,“不是说八点才出发吗?现在才六点半呢。”
“睡不着啊,”妈妈笑着拍了拍她的手,眼里满是雀跃,“一想到要去苏州,就激动得半夜醒了好几次。你爸也是,凌晨五点就起来擦相机,说要给咱们拍好看的照片。”
爸爸放下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难得去一次拙政园的秋天,得把设备准备好,不然拍不好看,多可惜。”
顾沉舟从厨房端着四杯热牛奶出来,刚好听到这话,笑着说:“叔叔放心,我也带了相机,咱们多拍点,到时候选好看的洗出来,放在家里的相册里。”他把牛奶递给爸妈,又把一杯温的递给苏晚,“快喝吧,喝完咱们吃早餐,妈做的三明治还在锅里热着。”
苏晚接过牛奶,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心里暖得发慌。她看着眼前的场景——妈妈收拾行李,爸爸擦相机,顾沉舟端牛奶,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一幅最温馨的画。这种踏实的幸福,比任何轰轰烈烈的瞬间都让她心动。
八点整,车子准时出发。苏晚靠在副驾驶座上,翻看着手机里上次来苏州拍的照片——有顾沉舟帮她拍的枫叶特写,有两人在平江路的牵手背影,还有民宿小院里的桂花。“你看这张,”她把手机递给顾沉舟,“上次我站在桂花树下,你把我拍得像个小矮子,这次可得把我拍高点。”
顾沉舟侧头看了眼照片,忍不住笑了:“那是你非要踮着脚够桂花,我怕你摔了,没顾上找角度。这次肯定给你拍得又高又好看,比苏州的枫叶还亮眼。”
妈妈坐在后排,凑过来看照片,笑着说:“晚晚不管怎么拍都好看,像我年轻的时候。”爸爸也点头,补充道:“沉舟拍照技术好,上次婚礼的照片,比影楼拍的还自然。”
车子在高速上平稳行驶,窗外的风景渐渐从城市的高楼变成郊外的田野。秋阳暖融融地洒在身上,苏晚靠在椅背上,慢慢睡着了。顾沉舟看了她一眼,悄悄把空调温度调高两度,又把自己的外套盖在她腿上——他知道苏晚坐车容易着凉,尤其是秋天的风,吹久了容易头疼。
等苏晚醒的时候,车子已经快到苏州了。远处的拙政园隐约可见,红枫的影子在晨光里晃,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快看!枫叶!”苏晚坐直身子,兴奋地指着窗外,“比上次来的时候更红了!妈,您看是不是特别好看?”
妈妈赶紧凑到窗边,眼睛一下子亮了:“好看!比照片里还好看!一会儿咱们一定要多拍点照片,回去给邻居们看看。”
车子到民宿时,老板阿姨已经在门口等了。她穿着浅灰色的围裙,手里拿着两串刚摘的桂花,笑着迎上来:“顾先生,苏小姐,还有叔叔阿姨,你们可来了!我特意把院子里的桂花摘了点,一会儿泡桂花茶给你们喝。”
“谢谢阿姨!”苏晚接过桂花,凑近闻了闻,甜香裹着暖意,“您的院子还是这么好看,桂花比上次来的时候更香了。”
“秋天的桂花最香,”老板阿姨领着他们走进小院,“我给你们留了上次住的房间,推开窗就能看到桂花树,晚上睡觉都能闻着香味。”
放好行李,四人直奔拙政园。刚进园门,红枫和银杏的景色就撞进眼里——枫叶红得透亮,银杏黄得耀眼,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金。
“快帮我拍张照!”妈妈拉着苏晚站在红枫下,理了理头发,“就站在这里,枫叶当背景,肯定好看。”
爸爸拿起相机,认真地调整角度:“笑一笑,晚晚,别绷着脸,自然点。”苏晚忍不住笑了,顾沉舟站在旁边,悄悄帮她把被风吹乱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蹭过她的脸颊,带着秋日的微凉。
“沉舟,你也过来,”妈妈招手让他站在苏晚身边,“你们俩站在一起,我给你们拍张合照。”顾沉舟走过去,轻轻揽住苏晚的腰,两人对着镜头笑,身后的红枫像一团温暖的火焰,把他们的影子映得格外柔和。
逛到听雨轩时,苏晚突然停下脚步——这里正是上次她拍银杏叶的地方,此刻银杏叶落在轩外的池塘里,随波轻轻晃。“您看,”她指着池塘里的银杏叶,对妈妈说,“上次我就是在这里拍的叶子,后来做成了‘青芜’系列的纹样,客户特别喜欢。”
妈妈弯腰看着池塘里的叶子,感慨道:“原来你们的设计灵感是从这里来的,难怪那么好看,有灵气。”顾沉舟笑着补充:“这次咱们多拍点枫叶和银杏,给‘青芜’第二季当宣传素材,肯定能吸引更多客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