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带着点清冽的甜,透过纱帘落在卧室地板上,把“向日葵”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苏晚是被小猫的爪子拍醒的——它蹲在枕头边,肉垫轻轻蹭着她的脸颊,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求投喂”的急切,尾巴尖还勾着她的一缕头发。
“知道了知道了,小馋猫。”她伸手把小猫抱进怀里,指尖蹭过它暖绒绒的肚皮,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身旁的顾沉舟已经起身,厨房传来轻微的水流声,混着全麦面包的焦香,把清晨的静谧揉得格外柔软。
“醒了就起来,”顾沉舟擦着手从厨房出来,浅灰色家居服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的细表链,“今天要去工厂确认面料,我煮了南瓜粥,还热着,快吃。”他走过来,伸手帮她把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碰到她微凉的耳尖,“林晓刚才发消息,说工厂厂长已经在等我们了,别让人家等太久。”
苏晚瞬间清醒,抱着“向日葵”坐起来:“怎么不早点叫我!”她手脚麻利地穿好米白色针织衫,跑到卫生间洗漱,路过玄关时,瞥见顾沉舟已经把她的设计包整理好——里面装着面料样本、订单统计表,甚至还有她昨天念叨要带的卷尺,一样都没落下。
“急什么,”顾沉舟把南瓜粥端到餐桌上,又摆上一盘煎得金黄的吐司,“工厂离得不远,四十分钟就能到,先吃粥,我给你抹了花生酱,你喜欢的那种。”
“向日葵”蹲在餐桌旁的椅子上,眼巴巴地盯着吐司,喉咙里发出轻轻的“咕噜”声。“不能给你吃这个,”苏晚咬了一口吐司,戳了戳小猫的小鼻子,“钟点工阿姨一会儿就来,会给你倒猫粮,乖乖在家,晚上回来给你开新的小鱼干。”
顾沉舟笑着给她盛了碗南瓜粥:“快吃,一会儿粥凉了,你胃不好,别空腹赶路。”
车子驶出市区时,路边的风景慢慢变了样——稻田翻着金黄的浪,果树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风里带着稻穗的清香,比市区的空气更显澄澈。苏晚靠在副驾上,手里捏着块浅蓝面料样本,指尖反复摩挲着棉麻的纹理:“你说厂长会不会觉得我们要求太高啊?我昨天还跟林晓说,面料必须是精梳棉,绣线要不易勾丝的,会不会太挑剔了?”
顾沉舟侧头看了她一眼,放慢车速,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不挑剔,这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你的设计负责。”他顿了顿,指了指窗外的稻田,“你看这稻子,要是农夫不细心照料,怎么会有好收成?你的设计也一样,好面料才能衬出它的好。”
苏晚心里的不安慢慢散了,把面料样本抱在怀里:“还是你会说话,每次我紧张,你都能让我踏实下来。”
车子停在工厂门口时,一个穿着藏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已经站在门口等了——是工厂的张厂长,手里还拿着本面料册。“顾先生,苏小姐,一路辛苦!”他笑着迎上来,伸手和顾沉舟握了握,目光落在苏晚手里的面料样本上,“这就是上次说的浅蓝棉麻吧?我们特意留了最好的一批,您二位快进去看看。”
走进面料仓库,暖黄的灯把一排排面料卷照得格外鲜亮。张厂长指着最里面的一堆浅蓝面料:“您看,这就是精梳棉麻,透气性好,还不容易起球,我们特意做了水洗测试,洗十次都不会变形,绣线我们也备好了,是进口的丝线,颜色和您给的样本一模一样。”
苏晚走过去,伸手摸了摸面料——触感比她想象中更柔软,纹理细腻,对着光看,还能看到棉纤维的自然光泽。“太好了,”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转头看向顾沉舟,语气里满是惊喜,“比我们之前用的面料还好,绣出来的铃兰肯定更显质感!”
顾沉舟走过来,仔细检查了面料的密度,又拿起绣线对比样本:“张厂长,这面料和绣线我们都满意,就是交货时间得麻烦您多费心,客户那边催得急。”
“您放心!”张厂长拍着胸脯保证,“我们已经安排了专门的生产线,下周一就能开工,一个月内保证交货,绝不会耽误您的订单。”
确认完面料,张厂长热情地留他们在工厂附近的农家乐吃饭。农家乐的院子里晒着玉米和红辣椒,墙角的南瓜藤爬得老高,还挂着两个圆滚滚的黄南瓜。“这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张厂长笑着说,“一会儿给您二位上盘炒南瓜,甜得很。”
餐桌上的菜都是农家风味——炒南瓜、炖土鸡、凉拌野菜,香气扑鼻。苏晚夹了块南瓜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比城里买的更软糯。“太好吃了!”她眼睛亮了亮,又夹了一块,“比我妈做的还甜。”
顾沉舟笑着给她盛了碗鸡汤:“喜欢就多吃点,一会儿走的时候,让张厂长给我们装两个南瓜带回去,晚上给你蒸着吃。”
张厂长立刻接话:“哎,不用您说,我已经让厨房装好了,都是刚摘的,新鲜!您二位要是喜欢,下次来厂里,我再给您摘点苹果,我们果园的苹果也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