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斜切进厨房,落在料理台上摊开的两张纸上——左边是泛黄的旧西装保养说明,右上角印着“意大利手工定制”的烫金小字;右边是顾沉舟手写的辅食谱,用三种颜色的笔标注得密密麻麻,红色写着“苏晚忌口:辣椒/花椒”,蓝色标着“安安慎食:鸡蛋黄/海鲜”,最下面还用铅笔描了个小小的胡萝卜图案,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顾沉舟正站在水槽前,手里拿着一根胡萝卜,刀刃悬在半空迟迟没落下。手机架在料理台的支架上,播放着“婴儿辅食初添加指南”,视频里的营养师说“第一次做胡萝卜泥要去皮去芯,蒸20分钟再打泥”,他皱着眉,把这句话念了一遍,又低头在辅食谱上补了句“蒸制时加10ml温水,避免太干”,字迹工整得像从前签署的项目合同。
“怎么对着根胡萝卜发呆?”苏晚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穿着顾沉舟的宽松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手里拿着他昨天翻出来的旧西装外套。阳光落在西装的深灰色面料上,能看到细微的纹路——这是他从前参加跨国谈判时穿的,袖口还绣着他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如今却在口袋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白色袜子,是安安昨天换下来的,不知何时被他顺手塞了进去。
顾沉舟回头,看到她手里的西装,耳尖微微发红:“本来想今天穿这个陪你去复查,结果……”他说着,指了指西装口袋里露出来的袜角,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却又藏着笑意,“早上找袜子的时候翻出来的,忘了拿出来。”
苏晚走过去,把西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伸手拿过他手里的胡萝卜:“你还是先把辅食谱研究明白再说吧,这根胡萝卜都快被你盯出洞了。”她看着料理台上的辅食谱,忽然笑了——上面除了食材和步骤,还写着“每周三/周六试做,让苏晚先尝,确认味道”,下面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和他以前在工作文件上画的“重点关注”符号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这不是怕到时候做不好嘛。”顾沉舟接过她递来的削皮器,笨拙地给胡萝卜去皮,果皮削得忽厚忽薄,有的地方还留着小块的皮,“昨天问了张阿姨,她说安安四个月就能加辅食了,现在还有一个月,我得提前练手,不能像第一次给你做孕吐餐那样,把小米粥煮成糊。”
苏晚靠在料理台边,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孕期那段日子。那时他为了给她做能吃下的东西,把家里的厨房变成了“实验室”,买了十几本营养师的书,连葱姜蒜的用量都要精确到克,第一次做出能让她吃下半碗的小米粥时,他比签下一个十亿的项目还开心。现在,他又把这份认真用在了安安的辅食上,只是比起那时的手忙脚乱,现在多了几分熟练,也多了几分对“家”的笃定。
正说着,顾沉舟的手机响了,是助理打来的。他看了眼屏幕,接起电话,语气却没了从前的干练,反而带着点温和的疏离:“王助理,什么事?”
“顾总,今晚有个重要的行业晚宴,主办方特意强调希望您能参加,说是有几个潜在的合作方想和您聊聊。”助理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点小心翼翼,“您看……”
“不去了。”顾沉舟打断他,语气坚定,却不生硬,“今晚要陪苏晚去医院复查,还要给安安试做胡萝卜泥,没时间。”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合作的事让副总对接,要是实在谈不拢,等我下周有空再说。”
挂了电话,顾沉舟看到苏晚正看着他,眼里带着笑意。他放下手机,继续给胡萝卜去皮,语气里带着点解释:“不是故意推掉工作,只是你的复查不能耽误,安安的辅食也得练手……”
“我知道。”苏晚打断他,伸手帮他把削好的胡萝卜放进蒸锅里,“以前你总说,工作是为了给我们更好的生活,现在才知道,陪着我们才是最好的生活。”她顿了顿,拿起椅子上的旧西装,轻轻拂过袖口的刺绣,“你以前穿这件西装去谈判的时候,我总担心你会不会太累,现在倒好,你宁愿在家削胡萝卜,也不想去那些应酬了。”
顾沉舟走过去,从她手里接过西装,翻出内侧的口袋——里面还放着一张他三年前的名片,上面印着“顾氏集团总裁”的头衔,旁边还夹着一张当时项目组的合影。他把名片拿出来,看了一眼,又放进西装口袋里,却顺手把安安的小袜子拿出来,放进了自己的衬衫口袋:“以前觉得穿这身西装,签下大项目,才是成功。现在才明白,能让你和安安吃得开心,睡得安稳,才是真的成功。”
他说着,把西装挂在厨房的挂钩上,正好对着料理台。阳光落在西装和辅食谱上,一边是象征着他过去身份的精致面料,一边是承载着他现在生活的手写笔记,像是一幅关于“转变”的画,温柔又真实。
接下来的时间,顾沉舟按照辅食谱上的步骤,把胡萝卜放进蒸锅,定好计时器。等待的间隙,他又拿出手机,翻出安安的照片——有她睡着时皱眉头的样子,有她第一次练抬头的样子,还有满月宴上被他抱在怀里的样子。他翻到一张苏晚靠在病床上、他握着她的手的照片,指尖轻轻碰了碰屏幕,又抬头看向身边的苏晚,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还记得剖腹产那天吗?你刚推出手术室,还在跟我说‘别担心安安’,我那时候就想,这辈子一定要好好照顾你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