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鱼的 “太空主题乐园” 还没开工,宣传先吹上了天 —— 西虹市的公交站台、电梯广告全是他的脸,穿着件皱巴巴的宇航员服,举着个塑料火箭模型喊:“家人们!我这乐园有会‘飞’的太空舱、1:1 恐龙骨架,还有能‘登陆火星’的体验区!预算两亿,比谢辉那非遗园高级十倍!”
谢辉刚跟夏竹在非遗园送走最后一批游客,刷到这广告时,正好喝着水,一口水差点喷在皮影道具上:“1:1 恐龙骨架?他怕是把侏罗纪和太空搞混了,再说两亿建能飞的太空舱,成本都不够买个正经模拟器的。”
夏竹指着广告上歪歪扭扭的火箭模型,皱眉道:“你看那火箭头,都是用硬纸板糊的,风一吹就得散。他这是真没退路了,想靠吹牛皮骗一波游客就跑。”
“那咱们就给他来个‘真材实料’的。” 谢辉放下水杯,打开平板翻方案,“搞‘西虹市太空科普体验馆’,预算两亿五,比他多五千万!请五个航天领域的退休专家当顾问,月薪十万;场地就租非遗园旁边的空地,建圆顶场馆,装天文望远镜;再搞 VR 太空舱、模拟火星登陆舱,免费让游客体验,还送宇航员钥匙扣、星球模型这些周边 —— 这些花出去的钱,全是科普支出,合规又有意义,王多鱼那破乐园根本比不了。”
夏竹眼睛一亮,赶紧翻出通讯录:“我有个表哥在航天博物馆工作,能帮咱们联系退休专家!还有 VR 设备,之前 AI 算命项目的供应商有渠道,能拿到高端货。”
两人说干就干,谢辉先去租空地,花一千五百万签了半年租期,又找施工队建圆顶场馆,要求用防紫外线玻璃,光材料钱就花了三千万 —— 施工队老板拍着胸脯保证:“谢总放心,这玻璃能抗十级风,就算下暴雨也漏不了!”
这边刚敲定施工,谢辉突然想起王多鱼的乐园,心里默念 “时间静止”—— 周围的工人瞬间定住,手里的钢筋悬在半空,远处的卡车也停在原地。他快步开车去王多鱼的乐园筹备地,刚到门口就看见庄强正指挥工人搬 “太空舱”—— 那所谓的太空舱,就是用铁皮焊的铁盒子,连窗户都是用塑料布糊的。
“多鱼哥,这铁盒子密不透风,游客进去不得闷死?” 庄强擦着汗问。
王多鱼叼着雪茄,满不在乎:“闷死怕啥?开业时开个小缝就行!只要能拍照片,让游客觉得‘高级’,钱到手就行!”
谢辉掏出手机拍了视频,又绕到材料库,看见所谓的 “火星土” 全是工地里的黄土,还掺着碎石子;“星球模型” 是用泡沫做的,一捏就碎。他记下心仪的模型供应商电话,解除时间静止,回到科普馆筹备地时,夏竹正跟一个穿中山装的老人说话 —— 正是她表哥联系的航天专家,李教授。
“谢总,李教授说愿意来当顾问,还能帮咱们搞到真实的火星岩石样本!” 夏竹笑着介绍。
李教授握着谢辉的手,激动地说:“现在愿意花钱搞太空科普的年轻人少了,你这体验馆要是建起来,能让更多孩子喜欢航天,我就算义务帮忙都愿意!”
“那可不行,该给的待遇一分不能少。” 谢辉赶紧让助理拟合同,又走到没人的角落,心里默念 “体内小宇宙”—— 下一秒,一堆高端设备凭空出现:三台 VR 太空舱、两台模拟火星登陆舱,还有几箱天文望远镜配件,“李教授,这些设备您先用着,VR 舱能模拟出真实的太空失重感,登陆舱的土壤都是按火星成分调的,保证游客体验到位。”
李教授围着 VR 太空舱转了两圈,眼睛都直了:“这设备比咱们博物馆的还先进!要是早有这东西,肯定能吸引更多孩子!”
接下来几天,科普馆的筹备热火朝天。李教授带着其他专家调试设备,教工作人员太空知识;施工队加班加点建圆顶场馆,天文望远镜也安装好了,能清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谢辉又雇了五十个讲解员,专门给游客介绍太空知识,月薪八千 —— 一个月又是四十万支出。
而王多鱼的太空乐园那边,却闹了大笑话。他请的施工队用铁皮焊太空舱,刚焊好一个就漏雨;雇的演员穿的宇航员服,是从二手市场淘的,拉链一拉就坏;最离谱的是 “恐龙骨架”,根本不是 1:1 的,比真恐龙小一半,还少了条腿。
“王多鱼太空乐园偷工减料” 的话题又冲上热搜,之前被他坑过的游客纷纷留言:“还好没去,这要是进去了,怕是得被铁皮划伤!”“建议市监局直接封了,别让他坑更多人!”
科普馆试营业当天,天气晴朗。谢辉穿着简单的白 T 恤,跟夏竹一起在门口迎接游客。VR 太空舱区排起了长队,一个小孩体验完,兴奋地喊:“我看到地球了!还摸到了‘月球土’!”;模拟火星登陆舱里,游客戴着头盔,感受 “火星重力”,时不时发出惊叹;天文望远镜区,李教授正给孩子们指认星座,周围围满了家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