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和殿出来,谢辉没回养心殿,转身就往翊坤宫的方向走。李德全跟在后面,看着皇上脚步轻快,心里犯嘀咕 —— 刚收服了年大将军,又马上去找华妃,皇上今儿这是要把后宫前朝一并理顺?
翊坤宫的宫女老远就瞧见明黄色的仪仗,赶紧跑进去通报。谢辉走到宫门口时,华妃已经领着一众人等在门口候着了,这次没穿之前那身扎眼的桃红色,换了件水红色宫装,头上的钗环也少了些,看着顺眼多了。
“臣妾参见皇上。” 华妃屈膝行礼,声音比昨天软了不少,连带着腰弯得都比平时低。
谢辉伸手扶她,指尖碰到她袖口的刺绣,是朵精致的玉兰花,倒不像她平时的风格。“怎么换了身衣裳?” 他随口问了句,眼神扫过宫门口 —— 昨天还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刁蛮宫女,今儿没见着。
华妃愣了下,赶紧回话:“臣妾想着,宫里还是素雅些好,免得显得太过张扬。”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昨儿那个不懂事的宫女,臣妾已经罚她去浣衣局了,省得她在宫里惹皇上心烦。”
谢辉挑了挑眉,心里暗笑:这姐们反应倒快,知道收敛了。他没戳破,顺着话头往里走:“罚就不必了,宫女不懂事,教着点就行,没必要赶去浣衣局受苦。回头让她回来,跟着你学学规矩。”
华妃没想到皇上会替宫女说话,愣了愣才应道:“是,臣妾听皇上的。” 心里却更清楚了 —— 皇上这是在提醒她,别动不动就苛待下人,得学着宽和点。
进了正殿,宫女端上茶来,这次不是之前的碧螺春,换成了温温的红枣桂圆茶。华妃亲手递到谢辉手里:“皇上刚忙完朝政,喝这个暖身子。”
谢辉接过茶盏,抿了一口,甜丝丝的,倒合他口味。他靠在椅背上,看着华妃站在旁边,手都不知道往哪放的样子,忍不住想逗逗她:“怎么站着?坐啊,这翊坤宫又不是外人的地方。”
华妃这才敢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半个屁股挨着椅面,坐得笔直。谢辉瞧着她拘谨的样子,想起原剧里她跟皇后对着干、把宫女推去喂猫的狠劲,觉得有点好笑:“以前你在宫里,不是挺能说的吗?怎么今儿跟个刚入宫的秀女似的?”
华妃脸微微一红,手指绞着衣角:“臣妾以前不懂事,总给皇上添麻烦,现在知道错了,自然要收敛些。”
“知道错就好。” 谢辉放下茶盏,语气认真了些,“你哥哥年羹尧,今儿在太和殿跟朕表了忠心,以后会好好替朕守着西北。你是他妹妹,在宫里更得安分,别让他在外头替你操心。”
提到年羹尧,华妃眼神亮了亮:“臣妾听说,皇上还特意给母亲派了太医?臣妾还没来得及谢皇上呢。” 说着就要起身行礼,被谢辉抬手拦住了。
“一家人,不用这么多虚礼。” 谢辉摆摆手,“你母亲的病好了,你哥哥在西北才能安心打仗;你在宫里安稳,朕也能少操点心。这后宫就像个家,皇后是当家主母,你是侧室,你们俩要是天天吵,这家里能安生吗?”
华妃低下头,声音轻了些:“臣妾以前跟皇后娘娘置气,是臣妾的不是。回头臣妾就去景仁宫给皇后娘娘请安,跟她赔个不是。”
谢辉要的就是这句话。他怕华妃只是嘴上说说,又补了句:“赔不是不用太刻意,往后宫里有什么事,你多跟皇后商量着来。比如下月的赏花宴,你要是有想法,就跟皇后提提,俩人一起办,比你一个人忙前忙后强。”
华妃连忙点头:“臣妾记住了,一定跟皇后娘娘好好商量。”
见华妃这态度,谢辉心里松了口气 —— 搞定华妃比想象中容易,果然还是得拿年家当筹码,又给甜枣又敲警钟,效果立竿见影。他又坐了会儿,跟华妃聊了些家常,比如宫里的花草、御膳房的新菜式,没再提朝政和规矩的事,免得让她太紧张。
临走时,谢辉想起什么,又回头说:“你宫里的份例,朕让内务府给你提一级,以后想要什么,直接跟李德全说,别委屈了自己。”
华妃眼睛瞬间亮了,连忙道谢:“谢皇上恩典!臣妾一定好好伺候皇上,不给皇上添麻烦!”
看着谢辉的仪仗走远,华妃身边的贴身宫女小声说:“娘娘,皇上今儿对您可真好,不仅不怪您以前的事,还提了份例呢。”
华妃嘴角勾起一抹笑,眼神却清明了不少:“皇上这是给我台阶下,也是给哥哥台阶下。以后在宫里,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得好好跟皇后相处,不然不仅我没好果子吃,哥哥那边也会受影响。”
宫女连忙点头:“娘娘说得是,奴婢以后也帮着娘娘多留意,绝不让人挑出毛病来。”
谢辉这边刚走出翊坤宫,就见李德全凑过来:“皇上,皇后娘娘派人来说,景仁宫备了点心,想请皇上过去坐坐。”
谢辉挑了挑眉 —— 皇后这消息够快的,估计是知道他来翊坤宫了,特意来示好。他想了想,点头道:“走,去景仁宫看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