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虽然暂时成功“劝退”了魔尊重楼的频繁骚扰,但她并未放松对紫萱的引导。她知道,堵不如疏,强行禁止紫萱接触情爱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激起逆反心理。她要做的,是让紫萱建立起健康、理性且符合其身份责任的爱情观。
在带领紫萱治理南诏、走访民间、体察疾苦的过程中,紫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男女之情。
她看到相濡以沫、贫贱不移的老夫妻,在破旧的茅草屋前分享一碗稀粥,眼中满是温情。
她也看到因战乱或贫困而被迫分离的恋人,在村口依依惜别,泪眼婆娑,约定生死不离。
她还看到负心汉一朝得势,抛弃糟糠之妻,另娶新欢,原配哭诉无门的惨剧。
更有甚者,为了几斗米、几尺布,便将女儿卖给富户为妾,骨肉分离…
这些真实发生在眼前的悲欢离合,远比任何故事都更具冲击力。紫萱的心智在飞速成熟,她开始思考“情”之一字,究竟为何物?它似乎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幸福,也能带来彻骨的痛苦。
一日,巡视完一处新开垦的梯田后,夕阳西下,紫萱与羲和并肩坐在田埂上休息。
紫萱望着远处村落升起的袅袅炊烟,忽然轻声问道:“羲和姐姐,这世间的情爱,究竟是怎样的?为何有人能为之生死相许,有人却能轻易背弃?它是好的,还是坏的?”
羲和知道,该来的问题终究来了。她没有直接回答好坏,而是微微一笑,反问道:“萱儿觉得呢?你看了这么多,心中可有答案?”
紫萱蹙着秀眉,认真思索了片刻:“我觉得,情爱本身或许无分好坏。像张阿婆和李阿公,他们的情意让彼此扶持一生,是好的。但像村东头那个为了彩礼逼死女儿的爹,还有那个抛弃妻子的书生,他们的‘情’似乎是坏的,或者是假的?”
“说得很好。”羲和赞许地点点头,“情爱如同水火,能滋养万物,亦能焚毁一切。关键在于,拥有它的人,如何对待它,以及它是否与你肩上更重要的责任相冲突。”
她顿了顿,声音变得悠远,开始讲述一个“故事”:
“姐姐曾游历远方,听说过一个故事。在一个草原部落里,有一位像你一样善良美丽的小公主。她无忧无虑,热爱她的国家和子民。”
“有一天,她在河边救下了一个身受重伤、失去记忆的异族青年。小公主心地纯善,将他带回部落悉心照料。日久天长,两人互生情愫,在草原上对着天神许下了永不相负的誓言,爱得炽烈而纯粹。”
紫萱听得入神,眼中流露出向往:“后来呢?他们一定很幸福吧?”
羲和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继续用平静却带着一丝冰冷的语调讲述:
“后来,青年的记忆恢复了。他并非普通旅人,而是中原一个强大王朝的太子,来到草原是为了探查敌情,为灭掉这个部落做准备。”
“小公主的爱,治愈了他的伤,却也让他知道了部落所有的布防、水源和弱点。”
“大婚之日,草原上载歌载舞,庆祝公主的幸福。然而,迎亲的队伍却变成了杀戮的军队。太子里应外合,铁骑踏破了部落的安宁…鲜血染红了草原,亲人倒在眼前,曾经的山盟海誓变成了最恶毒的诅咒。”
“小公主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破家亡,被她最深爱的人亲手推入地狱。最后…她选择了遗忘一切,跳下了忘川,以求永世不再相见。”
故事讲完,田埂上一片寂静,只有晚风吹过禾苗的沙沙声。
紫萱早已泪流满面,身体微微颤抖,仿佛亲身经历了那场惨烈的背叛与绝望。她哽咽着问:“为…为什么?他既然爱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王位真的比誓言更重要吗?”
羲和轻轻揽住她的肩膀,声音低沉而有力:“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权力、野心、家国大业,永远排在个人情爱之前。甚至,情爱可以被利用,成为达成目的的工具。”
“萱儿,你要记住。你是女娲后人,你的背后是万千苍生。你的身份注定不凡,你所遇到的‘情’,或许纯粹,或许也夹杂着其他目的。并非所有人都会像那太子般狠毒,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路边的男人,不要随便捡,更不要轻易托付全部真心。”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总结,语气却无比郑重,“尤其是在你尚未能完全分辨人心真假、权衡情爱与责任孰轻孰重之时。”
她看着紫萱泪眼朦胧却陷入深思的模样,知道这个故事已经深深烙进了她的心里。
“那…那小公主,后来怎么样了?”紫萱抽噎着问。
“传说她跳下忘川后失去了记忆,被另一国所救,成了另一国的公主。但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她又一次遇到了那个太子,悲剧,似乎再次重演…”羲和没有讲完结局,留下了最大的悬念和警示。
紫萱倒吸一口凉气,紧紧抓住羲和的手:“不要!不要再相遇了!忘了吧!永远忘了才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