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炸裂的余波还在空气中飘着,碎屑像灰一样落在地上。齐昭站在原地,手心还残留着楚绾握过的温度。他没动,只是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
呼吸慢慢稳了下来。
他抬起眼,视线扫过四周。墙缝里有雾气渗出,通道深处一片昏暗。他闭了下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映出不一样的景象——岩壁的纹理中浮现出细微的光流,像是水底的暗纹,缓缓移动。
忽然,右侧石缝一闪,一团黑影般的光团迅速缩了回去。
齐昭不动声色,弯腰去整理药囊。指尖在布袋里轻轻一捻,取出一小撮淡金色的粉末。他顺势直起身,粉末从指缝滑落,洒在脚边的地面上。
药粉遇空气后泛起微光,在尘土上留下几道模糊的痕迹——是脚印,鞋底轮廓清晰,边缘带着一道斜切口,和青崖镇外那晚黑袍人留下的印记一模一样。
阿蛮鼻子抽了抽,压低声音:“那股味儿又来了。”
她耳朵微微转向右边,“贴着墙,走得不快,但没停。”
楚绾脚步轻移,退到齐昭侧后方,右手搭在剑柄上。她没说话,只轻轻点了下头。
老姜头拄着拐杖,慢悠悠往前走了一步,抬脚踢了块碎石。石头滚向前方,发出“咔哒”一声,在通道尽头回荡。
那串发光的脚印顿了一下,随即缓缓后撤,退入石缝深处。
齐昭把药囊重新挂好,搓了下手掌,“这地方湿气太重,药材放久了容易变质。”他说得像在抱怨天气。
楚绾走在最前,步伐没变,速度也没加快。她的剑意铺开,像一层薄纱罩住前方三丈的距离。齐昭跟在后面,眼角余光一直盯着地面——那几枚泛着微光的脚印,又悄悄浮现出来,贴着墙根,不紧不慢地跟着。
阿蛮落后半步,银毛贴着皮肤微微竖起。她没回头,但耳朵一直在动。
老姜头喘了口气,靠墙站了会儿,“年纪大了,走两步就累。”他说话时声音有点哑,但眼神一直盯着后方。
齐昭停下,从药囊里拿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两粒褐色药丸,“师父,含着这个,提神。”
老姜头接过药丸放进嘴里,嚼了两下,“你这配方比以前顺口了。”
“我改了火候。”齐昭说,“煎的时候多想了一会儿病人胃口不好。”
阿蛮哼了一声,“你就爱说这些没用的。”
“有用啊。”齐昭把瓶子收好,“人要是吃不下药,病怎么好?”
楚绾忽然停下。
队伍也跟着静止。
她盯着前方转角处的一块石砖,上面有一道细小的裂痕。她没动,也没有拔剑,只是左手轻轻按了下腰间的药箱。
齐昭立刻明白过来。
他闭眼启动明心眼,目光扫向那条裂缝——里面有一丝极淡的黑光流动,像是被风吹动的烟,断断续续。
有人在那里藏过。
不是刚才那个追踪者,是另一个。
齐昭睁眼,轻轻咳嗽两声,把手伸进药囊,这次取出的是另一种粉末,颜色偏红。他假装不小心碰翻了袋子,粉末洒了一地,混在之前的金粉中。
红色粉末遇尘即化,形成一圈极淡的光晕,像水波一样扩散出去。
三步之外,光晕突然扭曲了一下。
那里站着一个人影。
不,不是人影,是一串光影拼成的轮廓,像隔着毛玻璃看东西,模糊但能辨认出姿势——双手交叠在胸前,头微微歪着,像是在观察他们。
齐昭收回视线,低声说:“两个。”
楚绾眼神一沉。
阿蛮咬牙,“敢跟这么久,不如出来打一架。”
“不能打。”齐昭摇头,“这里太窄,动手容易塌。而且……”他顿了顿,“他们不想现身,说明也在等我们先动。”
老姜头低声问:“你怎么知道是两个?”
“药粉显迹。”齐昭说,“红的是探踪散,专门照出‘非实体’的痕迹。刚才那个脚印是真人踩的,现在这个……是用某种法子留下的投影。”
“分身术?”阿蛮皱眉。
“差不多。”齐昭点头,“但不是真身,是用气息模拟出来的假象,用来试探我们的反应。”
楚绾终于开口:“那就别让他们试出东西。”
她继续往前走,脚步依旧平稳。其他人跟上。
通道越来越窄,两边的墙开始向内收拢,头顶的岩石压得低,必须低头才能通过。空气变得闷热,呼吸都有点费力。
齐昭的耳尖开始发红,明心眼持续开启让他有些头晕。他摸了摸肩上的伤,那里隐隐作痛,但还能撑住。
地面的脚印一直没断。
红色光晕偶尔闪一下,显示那个投影还在原位,没有移动。
“他们在等什么?”阿蛮忍不住问。
“等我们进岔道。”齐昭说,“这种迷宫,越往里机关越多。他们可能知道哪条路安全,想让我们带路。”
老姜头哼了一声,“倒打一耙的把戏。”
楚绾忽然抬手,示意停下。
前方五步远,地面出现一条细缝,横贯整个通道。缝隙不宽,但深不见底,底下有微弱的蓝光闪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