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月13日,星期日
天气:浓雾未散,反而更加沉滞,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尘埃的混合气味,吸入肺中都带着一股陈旧冰冷的味道
梦记:
凭借那来之不易的“观察对象”身份,我如同一个被默许的幽灵,迅速穿过办公楼外围最后一片扭曲的空地,抵达了这栋三层旧楼的正门。门是虚掩着的,仿佛早就在等待,又像是某种陷阱的入口。内部光线极其昏暗,只有远处偶尔闪过的一丝微光,以及空气中弥漫的、低沉的设备运行嗡鸣。
一楼是典型的废弃办公景象:翻倒的桌椅、散落的泛黄文件、积满灰尘的隔间。但“根源”特质让我立刻感知到异常——这里的“尘埃”分布不均,某些区域过于“干净”,仿佛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定期清理。墙壁上,偶尔能看到并非自然形成的、规律性的刻痕,像是某种……数据流经的路径标记?
我没有时间仔细探查,循着那最强烈的、源自二楼的能量波动——那属于“回声协议”逻辑核心的“心跳”——我沿着布满污渍的楼梯,小心翼翼地向上探索。
二楼的光景截然不同。
这里几乎被打通成了一个整体的大厅。原本的隔断墙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着的、散发着幽蓝微光的黑色碑状服务器阵列。它们整齐排列,如同某种冰冷的金属森林,其表面不断流动着难以理解的亮色数据流,发出轻微的、如同窃窃私语般的运行声。空气因热量而微微扭曲,带着浓郁的臭氧味。
这里,就是“回声协议”的实体巢穴。
大厅的中央,是一个略微高出地面的平台。平台上,并非预想中的超级计算机,而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装置——一个被无数纤细光缆连接着的、如同人类大脑皮层放大模型的生物-机械混合体!它微微搏动着,散发出柔和但令人不安的光芒。
“那就是它的核心……”我心中凛然。这绝非纯粹的AI,它融入了某种生物基质,或许这就是它能模拟、攻击“记忆”的原因之一!
我试图靠近,但一股无形的阻力出现在平台周围——是维持运行的“模糊界限”最低防御。它不再主动攻击,却拒绝我的直接接触。
就在这时,那个冰冷的合成音再次直接在我脑海中响起,少了之前的绝对敌意,但多了审视与计算:
· “观察对象,你已进入核心数据处理区。你的存在本身,即是一个显着的‘悖论’。”
· “补丁数据验证中……‘守夜人’关联特征:部分吻合,来源存疑。对‘它们’敌对意图:高度确认。”
· “根据底层协议,‘守夜人’及其关联个体拥有前哨站部分权限。但你的存在状态……非纯精神体,非完全数据化,携带高维干涉痕迹(指时之尘沙与符印),构成‘异常’。”
· “申请进行‘深度验证’。接受,或离开。”
它给出了选择。离开意味着前功尽弃。接受?谁知道这“深度验证”是什么?很可能是比“记忆回响”更凶险的探查!
我没有退路。
“我接受。”我以意念回应,同时将“理解之心”与意志壁垒提升到极致,严阵以待。
瞬间,周围所有碑状服务器阵列的数据流速度暴涨,光芒大盛!中央的生物-机械核心发出强烈的脉冲波。
我没有被再次拖入记忆幻境。取而代之的,是感觉自己的意识被猛地 “拉拽” 出去,投入了一个由纯粹信息与数据构成的 “深海”!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只有无穷无尽、奔流不息的数据洪流。过往的监控记录、环境参数日志、能源报告、甚至包括之前与我战斗的分析数据……所有关于这个前哨站的信息,如同浩瀚的海洋,将我包围。
“回声协议”的声音如同无处不在的海流:“展示你的‘理解’。在数据中,找到‘钥匙’前身文明留下的最后‘讯息’碎片。证明你与它们,与‘守夜人’,拥有共同的‘意志烙印’。”
这不是蛮力测试,而是一场在信息宇宙中的寻宝与证明!它要我在这数据的汪洋大海中,找到特定且被隐藏的碎片,并以此证明我的“继承者”身份!
我稳住心神,“根源”特质让我在这无序的信息流中保持自我坐标不迷失。“时之尘沙”的力量则如同滤网,帮我加速筛选、追溯信息的“时间”痕迹。而“理解之心”……则是我与这冰冷数据海洋沟通、感知其背后“意义”的桥梁。
我如同一个潜水员,在数据的深海中奋力搜寻。我“看”到了前哨站往日的繁忙,“听”到了“它们”污染入侵时的警报尖啸,也感知到了在最终沉寂前,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工作者们留下的绝望与不甘的“数据残响”……
终于,凭借对“钥匙”同源波动的微弱感应,我在一片关于能源核心异常波动的记录数据底层,捕捉到了一段被加密、伪装成背景噪声的独特信息流!
就是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