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第三教学楼,二零三教室。
八月初的晨光已然带上了灼人的热度,透过擦拭得不算太干净的玻璃窗,斑驳地洒在略显陈旧的水磨石地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旧书本、粉笔灰和一种名为“紧张”的无声颗粒。全省农业技术能手培训班的摸底考试,理论部分,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
教室里坐了约莫三十名学员,大多是从各地选拔上来的尖子,此刻神情各异。有闭目养神成竹在胸的,有还在抓紧最后时间翻看笔记嘴唇翕动念念有词的,也有如廖奎这般,表面镇定,实则内心正在与某种无形的压力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拉锯战的。
廖奎坐在靠窗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支谢薇给他买的、据说出水特别流畅的“英雄”牌钢笔。笔身冰凉的触感稍稍缓解了他掌心因紧张而渗出的薄汗。他的目光扫过讲台上正在拆封试卷袋的监考老师,又掠过前排孙建国那挺得笔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背影,最后落在自己面前空白的稿纸和即将决定他理论课“生死”的试卷上。
“稳住,廖奎,你能行。”他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虚拟空间里模拟了那么多遍,该记的理论点都记了……”
然而,脑海中另一个声音却在冷静地提醒他:死记硬背的东西,在虚拟空间时间流速加持下,或许能囫囵吞枣记个七七八八,但一旦涉及到灵活运用、深度分析和联系实际……那便是他这块“实践出真知”的硬骨头最硌牙的地方。
更让他心有余悸的是,昨天为了完成【学习的逆袭】每日四小时强制任务,被填鸭式地灌输了海量的养猪理论、育种知识、病理分析。任务虽然是完成了,避免了脑内循环播放《关于养猪的政治思想》的恐怖惩罚,但那种高强度、填鸭式学习带来的精神疲惫和后遗症,却如同宿醉一般缠绕着他。此刻,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像是一块被过度使用的海绵,看似吸饱了水,但稍微一挤压,流出来的可能不只是知识,还有混沌和浆糊。
【叮——检测到宿主正处于知识检验环境。被动技能‘基础洞察(人际)’生效中…可微弱感知周围竞争者情绪状态。】
系统的提示音冷不丁响起,带着一贯的冰冷。廖奎下意识地抬眼环顾,果然,一些模糊的情绪碎片如同水面的油彩般映入他的感知:孙建国身上散发的是近乎傲慢的自信与笃定;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学员则是焦虑和不安;后排的马向东,情绪直白而焦躁,显然对理论考试极为头疼;而角落里的周小河,情绪如同一潭深水,平静无波,难以窥测。
“这技能……用在考场看别人紧张,反而让自己更紧张了。”廖奎暗自苦笑,收敛心神,不再去感知那些纷杂的情绪。
试卷终于分发下来,白色的纸张带着油墨特有的气味。廖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迅速扫过题目。
填空题、选择题……还好,大部分是记忆性的知识点,关于猪的解剖结构、常见饲料营养成分、基础病理名词解释。这些他在虚拟空间里反复背诵过,虽然有些磕绊,但凭借强大的记忆力和临阵磨枪的成果,还能勉强应付。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他努力回忆着那些拗口的专业名词和精确数据。
“猪的胃属于单室混合胃,主要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玉米中缺乏的必需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
“猪丹毒的病原体是……丹毒杆菌。”
每填完一空,他都感觉像是从记忆的深井里费力地打上了一桶水。额角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不仅仅是热的,更是耗神的。
与此同时,农科院宣传科食堂后院。
谢薇正挥舞着系统出产的那把异常锋利的柴刀,对着一段粗壮的木头“痛下杀手”。
呼!哈!
柴刀带着破风声,精准地劈入木头的纹理交界处,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嚓”声,木柴应声裂成两半。
【叮——伴侣谢薇完成日常任务‘砍柴之王’,力量+0.01。】
系统的提示在廖奎脑海一闪而过,带着一丝熟悉的暖意。他能模糊地感知到谢薇那边传来的轻微疲惫感以及完成任务后的那点小满足。
“这丫头……倒是雷打不动。”廖奎嘴角不自觉地带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心中稍安。他知道,谢薇这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努力”,为了他们的未来,也为了……嗯,更好地“挣钱”。想到那笔高达五万四千块的巨款和七十七瓶茅台还安稳地躺在系统空间里,他心底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底气。哪怕考试不顺,至少他们有了应对未来的资本。腰疼换来的,是真真切切的希望。
他收敛心神,继续投入到与试卷的搏斗中。然而,随着题型进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难度开始陡然攀升。
“试述环境温度对猪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原理。”
“简述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种传染病在临床症状上的主要鉴别要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