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兵不血刃进入襄阳,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涟漪迅速化作滔天巨浪,席卷整个荆襄。二十万曹军主力进驻襄阳及其周边要隘,如同给这座古城套上了沉重的铁枷。城头变幻大王旗,昔日刘表的旌旗被尽数撤下,换上了刺目的“曹”字大纛,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曹操入城后,雷厉风行。他一方面厚赏蔡瑁、张允、蒯越等降臣,表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蒯越为江陵太守、樊亭侯,极尽笼络,以安其心,利用他们迅速接管荆州军政体系。另一方面,则毫不留情地开始清洗。
州牧府被彻底接管,刘琮及其母蔡夫人被严密“保护”起来,准备送往青州。任何敢于公开表达对刘表怀念或对投降不满的官员、士人,轻则罢官去职,重则下狱问罪,甚至抄家灭族。曹操麾下的虎豹骑、校事府密探穿梭于襄阳的大街小巷,昔日繁华的州治,如今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与此同时,曹操开始大刀阔斧地整编荆州降军。十万荆州士卒被拆散,打乱编制,由曹军将领接管,精锐者补充入曹军各营,老弱者裁汰,心存异志者或被监控,或被处决。大量的粮草、军械、战船从荆州各地被强制征调,源源不断地汇入襄阳,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曹操本人,则入驻了昔日刘表的州牧府,站在高高的望楼之上,俯瞰着这座被他纳入囊中的雄城,以及城外奔流不息的汉水,志得意满。然而,他的目光很快便投向了南方和北岸。
“刘备、刘琦,现在何处?”曹操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荀攸上前一步,答道:“丞相,刘备自新野撤离后,裹挟大量百姓,正向南逃窜,目前其先锋已近襄水(汉水支流,位于襄阳以南),目标应是江陵。刘琦与黄祖仍在江夏,加紧布防。”
贾诩阴恻恻地补充道:“刘备携民而行,日行不过十余里,乃取死之道。丞相可遣精锐骑兵,星夜追击,必可擒获。”
曹操点了点头,又看向北岸:“那林凡呢?还在樊城当他的缩头乌龟?”
程昱道:“据探,林凡确在樊城,正大肆加固城防,征集粮草,摆出死守姿态。其宛城方面,由大将周卓镇守,防御森严,曹仁将军数次试探,皆未找到破绽。”
曹操眼中寒光一闪:“先不管他!传令曹纯,率虎豹骑五千,即刻出发,追击刘备!务必生擒刘备、诸葛亮!再令蔡瑁、张允,整顿水军,封锁江面,防止刘备渡江南逃!至于樊城……待吾收拾了刘备,再回头碾碎这只蝼蚁!”
就在曹操调兵遣将,准备给予刘备致命一击的同时,一支庞大的、缓慢移动的队伍,正如同受伤的巨蟒,在荆北的官道上艰难前行。
这正是刘备的队伍。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由于林凡的崛起和南阳的存在,吸引了曹操部分注意力,加之诸葛亮提前布局,刘备撤离新野时,携带的百姓数量更为庞大,竟有十余万之众!扶老携幼,担挑车推,哭声、喊声、马蹄声、车轮声混杂在一起,场面混乱而悲壮。
“快!快走!曹军就要追来了!”维持秩序的军士声嘶力竭地呼喊,但队伍的行进速度依旧缓慢得令人绝望。
中军处,刘备望着身后蜿蜒不绝、满面惊惶的百姓队伍,虎目含泪。关羽、张飞、赵云等将护卫在侧,人人面色凝重。
“军师,携民而行,速度太慢,若曹军追至,如之奈何?”刘备忧心忡忡地看向身旁四轮车上的诸葛亮。
诸葛亮羽扇轻摇,脸上虽有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澈镇定:“主公,携民渡江,虽险,然乃立信于天下、收取荆州民心之根本。亮已算定,曹操初得襄阳,需时日整合,其追兵虽锐,然我有关、张、赵三位将军,未必不能一战。只要渡过襄水,抵达汉津口,便有转机。”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东南方向:“眼下最关键者,乃江夏刘琦公子之接应,以及……江东之援。”
“江东?”刘备一怔,“孙权会出兵助我?”
诸葛亮深邃一笑:“唇亡齿寒。曹操若得荆州,下一步必图江东。孙权非庸主,岂能坐视?亮不日将亲往江东,陈说利害,必说动孙权,联刘抗曹!”
刘备闻言,心中稍安,但对眼前的危局,依旧感到沉重。
队伍后方,烟尘渐起,大地开始微微震动!曹军虎豹骑的先锋,已然追至!
“曹军来了!快跑啊!”百姓顿时大乱,哭喊声震天。
“云长、翼德!率军断后!”刘备拔剑高呼。
“领命!”关羽、张飞怒吼一声,各率本部兵马,转身迎向那席卷而来的黑色铁流。赵云则保护着刘备、诸葛亮及家小,继续向前突围。
一场惨烈的阻击战,在荆北的旷野上爆发。虎豹骑乃天下精锐,关羽、张飞虽勇,麾下士卒亦拼死力战,但兵力悬殊,且需保护百姓,且战且退,伤亡惨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