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太后:我妹妹符琳呢?让她赶紧整合投降宋军编入进来
紫宸殿的晨光刚透过窗棂,符太后就接到了沧州传来的捷报——苏小梅带着女兵配合李筠,不仅守住了内城,还趁辽军补给中断时夺回了两座营寨。可没等她松口气,魏仁浦就捧着一份新的兵力统计清单匆匆赶来,脸色凝重得如同殿外的阴云。
“太后,咱们的兵力还是不够。”魏仁浦将清单递上,指尖点在“沧州守军剩八千,潞州不足五千,秦州仅余六千”几行字上,“虽然南唐、吴越帮咱们牵制了敌人,但边境将士伤亡惨重,要是辽军再增兵,咱们怕是撑不住。”
符太后接过清单,目光扫过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指尖微微发颤。之前调派的兵力已所剩无几,护都营能调动的人手也全派去了边境,汴梁虽暂无危险,可边境的缺口一旦扩大,后果不堪设想。她闭着眼沉思片刻,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人,猛地睁开眼,声音里带着急切:“我妹妹符琳呢?她不是在济州安抚投降的宋军吗?快传旨,让她立刻整合那些降兵,编入咱们的作战序列!”
韩令坤愣了一下,随即拱手道:“太后,那些降兵大多是之前周世宗征宋时投降的,虽说已经安抚了半年,可毕竟是宋军出身,万一他们临阵倒戈……”
“现在没有时间犹豫了!”符太后打断他,语气坚定,“符琳在济州待了半年,对那些降兵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她治军严明,定能管住他们。再说,那些降兵也是中原人,辽人要是打进来,他们一样没有好下场——与其让他们闲置,不如给他们一个保家卫国的机会,也给咱们后周多一份力量。”
魏仁浦也点头附和:“太后说得对。那些降兵有两万多人,若是能整合好,分去支援沧州、潞州,正好能补上兵力缺口。而且符琳公主有勇有谋,之前在济州平定过乱兵,让她来做这件事,再合适不过。”
符太后立刻吩咐内侍:“快,派快马去济州,传朕的旨意,让符琳即刻整合降兵,挑选精锐编入禁军,三日内务必带着至少一万兵力赶赴沧州支援!另外,让她带上济州的粮草,一并运往边境——那边的粮草也快撑不住了。”
内侍领命匆匆离去。柴宗训站在一旁,拉了拉符太后的衣袖:“娘,小姨真的能把那些降兵管好吗?我听说之前有降兵想逃跑,还是小姨把他们抓回来的。”
符太后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小姨可不是娇生惯养的公主,她从小就跟着你外祖父学兵法,还跟着世宗皇帝打过仗,管降兵对她来说不算难事。再说,那些降兵心里也清楚,只有跟着咱们好好打仗,才能有好日子过——辽人可不会善待他们。”
正说着,林阿夏带着一名斥候走进殿来。那斥候浑身是尘,盔甲上还沾着血迹,显然是刚从济州赶来。
“太后,符琳公主让小的先来禀报,说她已经开始整合降兵了!”斥候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公主说,那些降兵里有不少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她已经挑选出一万两千人,正在加紧训练,最多两天就能出发。另外,济州粮仓里的三万石粮食也已经装车,会跟着军队一起运往沧州。”
符太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不愧是我符家的女儿,做事就是利落。你回去告诉符琳,让她路上务必小心,若是遇到辽人的游骑,不要硬拼,先把粮食和兵力安全送到沧州再说。”
“是!”斥候领命离去。
韩令坤看着符太后,语气里带着敬佩:“太后,有了符琳公主带来的降兵和粮草,沧州的压力就能大大减轻,咱们也能喘口气了。”
“这只是暂时的。”符太后却没有放松,“辽人还在幽州囤积兵力,北汉也没放弃攻打潞州,咱们得趁着这两天时间,再做些准备。魏大人,你再去跟南唐、吴越联系,让他们再加把劲,多牵制一下敌人;韩将军,你去给边境守将写信,告诉他们援兵和粮草很快就到,让他们再坚持几天,不要放弃。”
“臣遵旨!”两人齐声应道,转身离去。
柴宗训看着符太后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崇拜:“娘,您真厉害,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您都能想到办法。”
符太后蹲下身,握住他的手,眼神里带着温柔:“娘不是厉害,是身后有太多人要守护。咱们的江山,咱们的百姓,还有你,都需要娘撑下去。等你长大了,也要学会承担责任,守护好后周的每一寸土地。”
柴宗训用力点头:“娘,我会的!等小姨把降兵带来,咱们就能打退辽人,到时候我还要给护都营的姑娘们和降兵们颁赏,让他们知道,为大周打仗是件光荣的事。”
符太后笑着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后续的计划——整合降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让他们尽快适应后周的军纪,真正融入军队;同时,边境的防线也得重新部署,确保援兵到了之后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她走到案前,拿起笔,开始起草给符琳的详细指令,从降兵的编制到粮草的分配,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