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青州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辰星科技诉张昊、宏图科技恶意造谣损害商业信誉案” 还有一周时间,林辰的律师团队早已进入 “战时状态”。律师事务所的会议室里,堆满了厚厚的案卷材料,每一份证据都按 “时间线”“证据类型”“证明目的” 分类整理,贴好标签,整齐地摆放在文件柜中,等待着在庭审现场揭开真相的面纱。
律师张涛是这起案件的主办律师,有着 10 年商事诉讼经验。他拿着一份长达 23 页的 “证据清单”,坐在林辰对面,逐条讲解:“林总,我们目前已收集到 20 多项核心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首先是‘主观恶意证据’,包括张昊与宏图科技李某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 —— 聊天记录里明确提到‘散布谣言搞垮辰星科技’‘10 万报酬’,转账记录能佐证他们的利益交换,这是证明他们故意为之的关键;其次是‘谣言虚假性证据’,有青州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第三方数据机构的 APP 用户核验报告,还有你们公司真实的财务凭证、APP 后台数据截图,这些能直接反驳‘财务造假’‘用户刷量’的谣言;最后是‘损害结果证据’,包括 3 个暂停合作的项目合同、APP 新增用户下降的后台数据、客户流失的沟通记录,还有媒体报道和舆情分析报告,能证明谣言对辰星科技造成的实际损失。”
张涛将一份装订成册的 “证据册” 递给林辰:“每一份证据都有原件、复印件和电子版,我们还做了证据说明,标注了每份证据的来源、时间和证明内容,庭审时法官和对方律师都能清晰查看。” 林辰翻开证据册,看到微信聊天记录的关键内容用荧光笔标出,转账凭证上的 “备注” 栏用红笔圈出,审计报告上盖着会计师事务所的鲜红公章,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专业与严谨。
“张律师,我有个顾虑。” 林辰合上证据册,眉头微蹙,“张昊之前有过商业欺诈的前科,做事没底线;宏图科技为了脱责,说不定会让他当庭翻供,或者编造‘被胁迫’‘证据伪造’的理由,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应对措施吗?”
张涛听完,笑着摇了摇头:“林总,您放心。我们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首先,张昊在警方调查阶段就已经做了 3 次笔录,每次都承认了‘受李某指使散布谣言’的事实,笔录上有他的签字和手印,还有同步录音录像,这些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其次,李某虽然试图将责任推给张昊,但我们有他们的完整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能证明是李某主动策划并支付报酬,不是张昊单方面行为;就算他们当庭翻供,我们还有第三方证据 —— 比如网吧监控录像证明张昊发帖、银行流水证明资金往来、媒体报道证明谣言传播范围,这些都不是他们一句‘翻供’就能推翻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还准备了‘反驳预案’,针对他们可能提出的‘证据伪造’‘损失夸大’等借口,提前收集了对应的反驳证据,比如审计报告的鉴定说明、第三方数据机构的资质证明、客户暂停合作的正式函件,确保庭审时能从容应对。”
为了让庭审更有说服力,林辰和张涛还一致决定,让技术主管小王作为证人出庭,现场演示 “宜居生活” APP 的真实后台数据,用可视化的方式证明 “用户刷量” 是谣言。得知要出庭作证时,小王既紧张又激动:“林总,我从来没上过法庭,到时候要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或者回答错了问题,会不会影响庭审结果啊?”
林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地安慰:“不用紧张,你只要如实展示数据、回答法官的问题就行。张律师会帮你准备‘证人问答提纲’,把法官可能问到的问题都列出来,比如‘APP 后台数据如何统计’‘如何确保数据真实’‘第三方机构是如何核验数据的’,我们还会进行模拟问答,让你熟悉流程,到时候肯定没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小王一边忙着优化 APP 后台的数据展示界面,一边跟着张涛学习出庭作证的注意事项。张涛教他:“出庭时要穿正装,态度要诚恳,回答问题要简洁明了,不要说与问题无关的内容;如果对方律师提出刁钻问题,不用慌,不知道的就说‘不清楚’,不要猜测,我们会在后续辩论中补充。” 小王把这些话记在笔记本上,反复翻看,还对着镜子练习说话的语气和表情,力求在庭审时展现出专业、可信的形象。
开庭前一天,林辰、小王和律师团队在律师事务所进行了最后一次 “模拟庭审”。会议室被布置成简易法庭的样子,张涛扮演法官,另一位律师扮演对方律师,其他人扮演陪审团和书记员。
“现在开庭!” 张涛模仿法官的语气,敲响了桌上的法槌,“首先,由原告方陈述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