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公寓里流淌的《欢乐颂》余韵,如同冬日里短暂穿透乌云的阳光,温暖却无法驱散紧随其后的、更加沉重的阴霾——**经济危机**。这头名为“生存”的巨兽,在怜子(黑泽怜)的琴声刚刚带来一丝慰藉后,便以更加狰狞的姿态,向黑泽光露出了獠牙。
三张嗷嗷待哺的嘴,三个天赋异禀却需求各异的“吞金兽”,将黑泽光那本就微薄得可怜的“育儿基金”彻底榨干、见底。
支出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而至:
1. 口粮黑洞:小阵(黑泽阵)和小谷(黑泽谷)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饭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怜子虽然吃得少,但也需要营养补充。黑泽光再省,也不能让孩子们饿肚子。最便宜的米、打折的临期面包、最廉价的蔬菜(通常是菜市场收摊时的处理品)、偶尔补充蛋白质的鸡蛋(限量供应)……这些构成了餐桌上的“主旋律”。然而,即便是这些,价格也在缓慢而坚定地上涨。黑泽光看着米缸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心都在滴血。小阵对牛奶的深恶痛绝(黑泽光不得不放弃这相对便宜的蛋白质来源),小谷对某些蔬菜的抗拒,怜子因练琴而偶尔忘记吃饭导致的胃痛……每一次食物上的妥协和意外,都像在预算的堤坝上凿开一个口子。
2. “研究”经费告罄:小阵的机械天赋如同无底洞。田中工程师送的那堆旧零件很快就被他拆解、组合、研究殆尽。他开始对家里一切带螺丝、能转动的东西投以“研究性”目光。为了保住仅存的家具(尤其是那张瘸腿的矮桌),黑泽光不得不咬牙定期去废品回收站淘些“新货”。生锈的自行车链条、废弃的钟表机芯、各种型号的旧螺丝螺母……这些“垃圾”在废品站老板眼里不值钱,但对黑泽光来说,每一小袋都是需要讨价还价、从牙缝里挤出的“研究经费”。系统偶尔因小阵“创造性破坏”或“天赋验证”奖励的几千円,往往刚到手就变成了他手里提着的、散发着铁锈味的破铜烂铁。
3. 知识探索的成本:小谷(黑泽谷)的学习热情高涨,像一块永不满足的海绵。廉价的书写纸和铅笔头消耗速度快得惊人。黑泽光从旧书摊淘来的那本《基础日语入门》早已被他翻烂,书页边缘卷起毛边。小谷渴望更多书籍,哪怕是最便宜的儿童绘本或科普小册子,都能让他深紫色的眼睛亮上半天。黑泽光看着书店橱窗里那些对他来说如同天价的书籍,只能一次次硬起心肠,用“下次”、“等爸爸有钱了”来搪塞。这种无力感,比饥饿更让他难受。系统奖励的“逻辑思维知识碎片”能丰富他的脑海,却填不满他对实体书籍的渴望。
4. 音乐的“奢侈品”:怜子的小提琴虽然修好了,但音乐之路本身就是昂贵的。全新的琴弦是消耗品(田中工程师附赠的那套备用弦也快用完了),松香块需要定期更换,琴弓的马尾毛会磨损脱落。更别提怜子技艺提升后,对一把更好(至少音准更稳定)的练习琴的潜在需求。系统奖励的“音乐培养基金”円,在支付了田中工程师的材料费(虽然对方坚持免费,但黑泽光硬塞了一部分表示感谢)和购买基础耗材后,已经所剩无几。那笔钱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了一圈微弱的涟漪就消失不见。
5. 生活必需品的挤压:房租是每月雷打不动的大山。蜂窝煤渣虽免费但烟雾大、热量低,购买少量真正的蜂窝煤或煤油成了寒冷天气里无法逃避的开支。孩子们(尤其是小谷和怜子)的衣服在快速变短变旧,缝缝补补只能勉强应付。肥皂、牙膏、卫生纸……这些最基础的日用品,每买一次都让黑泽光感到肉疼。
收入却如同干涸的溪流,日渐萎缩:
打工的极限:黑泽光已经把自己压榨到了极致。他像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在码头、餐馆、工地、仓库之间连轴转。睡眠严重不足,眼下的乌青浓得化不开。身体的疲惫如同附骨之疽,系统强化的“抗揍体质”和“耐力”只能让他勉强支撑着不倒下,却无法消除那种深入骨髓的透支感。更糟糕的是,并非每天都能接到足够多的活。恶劣天气导致码头停工,餐馆生意冷清减少洗碗工时,工地项目间歇性暂停……每一次停工,都意味着家庭收入链的断裂。
系统奖励的杯水车薪:系统成了黑泽光唯一不稳定的“外快”来源。孩子们每一次微小的“成就”——小阵成功组装一个发出怪响的装置(创造性破坏奖励),小谷学会几个新字(知识掌握奖励),怜子拉准一段旋律(音乐进步奖励)——都能触发金额不等的金钱奖励(通常是1000到5000円)。然而,这些奖励如同沙漠中的水滴,刚到手就被迅速蒸发的日常开支吞噬。看着系统光屏上弹出【奖励:金钱+3000円】的提示,再摸摸口袋里刚买完米和蔬菜剩下的几个硬币,黑泽光只能露出苦涩的笑容。“系统啊系统,你这点‘奖金’,连给这三个小祖宗塞牙缝都不够啊!”他在心中哀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