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精准地拨回到天空画廊那场震惊东京的爆炸案发生的那一刹那。
当那沉闷而极具毁灭性的巨响从隔壁杂物间传来,炽热的火球与狂暴的冲击波裹挟着碎片,如同愤怒的海啸般狠狠撞向核心监控室那扇刚刚开启的防火门时,灵与肉早已提升至巅峰状态的黑泽光,所做的并非寻常人的惊恐呆滞或本能后退。
就在爆炸声浪即将吞噬他身影的千钧一发之际,他那经过系统SSS级强化的神经反应速度与肌肉控制力,展现出了近乎非人的精准与协调。他并非被动的承受者,而是主动的借力者。身体如同最灵敏的猎豹,又如同柔韧无骨的游鱼,巧妙地顺应着冲击波的推力,脚下步伐以一种违背物理常识的敏捷交错,整个人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和速度,向侧后方——那个被他提前标记、伪装成普通通风管道检修口的地方——猛地“滑”了进去!
“咔哒!”一声极其轻微的机括响动,在他身体没入黑暗的瞬间,检修口外侧一个不起眼的、仿佛被爆炸震得变形的装饰格栅,在他巧劲的牵引下,迅速复位、锁死,从外面看去,与周围被爆炸熏黑、扭曲的墙壁几乎融为一体,再无破绽。
身后是震耳欲聋的爆炸轰鸣、建筑坍塌的巨响、刺耳的警报和人群的尖叫,而身前,则是一条狭窄、阴暗、却异常干净、安静得如同另一个世界的秘密通道。空气里弥漫着地下特有的阴凉和一丝淡淡的金属与尘埃气味。这里是他利用安保承包商的身份,耗费数月心血,秘密改造并维护的、直通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生命线。
没有丝毫停顿,黑泽光在绝对的黑暗中也能视物的双眼迅速适应了环境。他一把扯下身上那件已经被冲击波撕扯、被高温灼烧得破损不堪的昂贵西装外套,随手丢弃在通道角落一个预先准备好的耐高温密封袋内。里面露出的,正是一套毫不起眼、甚至有些陈旧污渍的灰色维修工制服。
他从通道壁上一个隐蔽的储物格中,迅速取出一个半旧的工具箱和一个小巧的、装有特制易容材料的防水包。借着从管道缝隙透入的、外界火灾映照来的微弱摇曳红光,他对着一个巴掌大的防刮小镜子,双手如同最精密的外科手术器械,飞速动作起来。
特殊的肤蜡改变着脸部轮廓,细腻的粉末调和着肤色,使其变得黯淡、粗糙,甚至模拟出长期户外工作的晒斑和细纹。几分钟内,一张饱经风霜、眼神浑浊、带着底层劳动者特有疲惫与麻木的中年男人面孔,取代了黑泽光那俊朗沉稳的容貌。甚至连眉毛的稀疏度、嘴角习惯性的下垂弧度都做了微调。SSS级的伪装技能,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外形的改变,更是气质、神态乃至微表情的彻底重塑,足以骗过最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和最敏锐的观察者。
易容完成,他将工具收拾妥当,毫不犹豫地沿着脑海中演练过无数次的路线快速移动。密道内部并非坦途,需要攀爬垂直的扶梯,穿过狭窄的管道,甚至涉过一段齐膝深的、冰冷的积水。但这些对于身体素质早已超越人类极限的他而言,如同闲庭信步。
约莫十五分钟后,密道的出口出现在眼前——位于爆炸现场两个街区外的一个早已废弃、堆满杂物、罕有人至的旧仓库内部。他谨慎地倾听外面的动静,确认安全后,才推开伪装成砖墙的出口,闪身而出。
外面,已然是另一番景象。警笛声、消防车刺耳的铃声、救护车的呜咽声混杂在一起,撕扯着黄昏的天空。街道上满是惊慌失措、满脸烟尘、尖叫着奔逃的人群,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焦糊气。黑泽光——此刻已是维修工“Ken”——立刻低下头,弯下腰,将自己完美地融入这混乱的人流中。他步履匆匆,脸上带着与其他市民无异的惊恐与茫然,偶尔还会因为远处的二次爆炸声响而“吓得”缩一下脖子。没有任何人会对这样一个普通的、被灾难波及的底层工人多看一眼。
但他并未立刻远遁。高度的警惕性和反侦察本能让他按照预定计划,在附近错综复杂的小巷和商业街中,看似无意识地兜了几个圈子。他利用商店的玻璃橱窗反射、街角的凸面镜,反复确认身后没有“尾巴”。他甚至在一个公共厕所里再次快速检查了自己的易容,确保万无一失。
最终,在确认绝对安全后,他才如同滴入大海的水珠,走进了附近一个繁忙的地铁站。利用东京那庞大、复杂、人流如织的地下铁路网络,他几次换乘,穿梭于不同的线路之间,彻底抹去了自己最后的踪迹,消失在了这座拥有数千万人口的超级都市的人海之中,仿佛从未存在过。
然而,脱身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 48小时,才是整个“金蝉脱壳”计划中,最为关键、也最为危险的阶段——资产转移与身份的最终切换。
他如同一个隐藏在数字阴影中的帝王,启动了一系列早已布置在全球金融体系深处的精密“开关”。数以十亿计日元计价的庞大资产,开始了一场无声而迅捷的“大迁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