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的成功为和州带来了活力和财富,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交易量激增,物资流动加快,王府的仓储、账目和人员管理顿时捉襟见肘。武泽苍很快意识到,缺乏高效的内政管理体系,再好的外拓计划也难以持续。
这日清晨,武泽苍正在为堆积如山的账目头疼,云彩姑姑端着一碗热粥走进书房。
“殿下又是一夜未眠?”云姑心疼地看着武泽苍眼下的青黑,“这些账目杂乱无章,难怪看得人头昏眼花。”
武泽苍苦笑道:“王府收支日益复杂,现有的记账方法已经跟不上需求了。”
云姑放下粥碗,轻声道:“老奴在宫中时,曾协助菊贵妃管理宫中用度。若殿下信得过,不妨让老奴试试整理这些账目?”
武泽苍眼睛一亮。他差点忘了,云姑曾是母亲身边的得力助手,管理过宫中事务。
“那就劳烦云姑了。”武泽苍欣然让位。
云姑坐下后并不急于翻看账本,而是先观察了整个书房的布局和文书堆放方式。然后她叫来几个识字的侍女,吩咐她们将所有的账册、文书按时间和类别分开。
“账目混乱,根源在记录方法不当。”云姑一针见血地指出,“收支混杂,项目不明,自然越记越乱。”
她根据宫中经验,设计了一套新的记账方法:将王府收支分为“粮秣”、“银钱”、“物资”、“人工”四大类,每类下再分细目。所有账目采用“入出分明、日清月结”的原则,每笔交易都必须有凭证和经手人签字。
武泽苍惊讶地发现,云姑的方法竟与现代会计学中的复式记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云姑的整顿下,不过三日,王府的账目就变得井井有条。收支情况一目了然,任何一笔账目都能快速查清来源和去向。
“云姑真乃内政高手!”武泽苍由衷赞叹。
云姑谦逊道:“老奴只是循旧例罢了。倒是殿下推广的那些新事物,才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账目问题解决后,武泽苍将更多内政事务交给云姑管理。云姑不负所托,展现出非凡的管理才能。
她首先整顿王府内务,制定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值班制度。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效率大大提高。
接着,她开始整顿仓储管理。王府仓库以前混乱不堪,物资堆放无序,经常发生霉变、丢失的情况。
云姑设计了一套科学的仓储管理系统:不同物资分库存放,设立标识牌;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每笔出入都有记录;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她还根据物资特性改进储存方法:粮食注意防潮防虫,布匹注意防霉防蛀,金属器具注意防锈。这些细节的改进,大大减少了物资损耗。
最让武泽苍惊喜的是,云姑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她挑选聪明细心的年轻人,亲自教导他们识字算数和管理方法,为王府培养了一批管理人才。
“独木难支,众木成林。”云姑如是说,“王府事务日益繁多,必须有人分担。”
然而,最大的挑战来自物资分配。随着流民不断涌入,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有限物资,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日,负责发放赈济粮的官员来报:领粮民众争吵不休,有人声称分配不公。
武泽苍正欲亲自处理,云姑请命道:“殿下日理万机,这等小事就让老奴去吧。”
云姑来到发放现场,只见人群拥挤,秩序混乱。她并不急于弹压,而是先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的确出在分配方法上:发放标准不明确,全凭官员主观判断,难免有不公之嫌。
云姑当即叫停发放,宣布重新制定规则。她根据每家人口、劳动力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分配标准,并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清楚自己该得多少。
同时,她改进了发放方式:按区域分时段发放,避免拥挤;设立多个发放点,分散人流;老人、孕妇、残疾人可优先领取。
更重要的是,她引入监督机制: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参与监督,确保发放公平公正。
新方法实行后,抱怨声大大减少。百姓都说:“云姑办事公道,我们信得过!”
武泽苍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云姑更加倚重。他决定将整个王府的内政管理全权交给云姑,自己则专注于外部发展和战略规划。
云姑接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她建立了信息收集系统,要求各乡定期汇报人口、土地、收成等情况,使王府能够及时掌握全州动态。
她完善了档案管理制度,所有公文、契约、账目都分类归档,便于查阅和管理。
她制定了采购规范,大宗采购必须货比三家,择优而取,避免浪费和贪污。
她还非常注重节约,提倡“物尽其用”。破损的器具尽量修复,废料想办法再利用,甚至连厨房的剩饭剩菜都用来喂养牲畜或堆肥。
在云姑的管理下,王府运转日益高效,各项开支明显减少,而工作效率却大大提高。曾经混乱的王府,变得井然有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