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和州,万物繁茂,市集喧嚣,工坊繁忙,田野碧绿。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背后,暗流涌动。商队遭袭的阴影未散,市集上的小偷小摸时有发生,更令人不安的是,边境传来消息,邻州流寇活动频繁,不时越境骚扰。
武泽苍深知,没有安全保障,一切繁荣都是空中楼阁。这日黄昏,他召来林惊羽,在后院练武场相对而坐。
“惊羽,和州日渐繁荣,却也成了各方眼中的肥肉。”武泽苍神色凝重,“我们必须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不能总是被动应对。”
林惊羽单膝跪地:“属下愿为殿下分忧。只需一百精壮,三个月时间,必训练出一支可战之兵!”
武泽苍扶起他:“我要的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一支既能保境安民,又能得到百姓支持的队伍。这支队伍,就叫做‘安民团’吧。”
第二天,招募告示贴遍全城:王府招募青壮组建巡逻队,保境安民,待遇从优。
告示前围满了人,议论纷纷。有的跃跃欲试,有的持观望态度,更有几个地痞嗤之以鼻:“什么巡逻队,不过是王爷的看门狗罢了!”
招募处设在王府前广场。第一天,前来应募者寥寥无几。第二天,多了几个好奇的年轻人。直到第三天,才陆续有人鼓起勇气报名。
林惊羽亲自面试每一个应募者。他不问武艺高低,先问家中情况、为何前来。
一个黝黑的青年说:“俺家原是猎户,去年爹娘被土匪害了。俺要报仇!” 一个瘦弱的书生道:“学生虽不谙武艺,但通文墨,愿为保境安民尽一份力。” 还有一个前朝老兵:“老汉虽年过四十,但经验丰富,愿将余生奉献乡梓。”
林惊羽一一记下各人特点,最终选出五十人,作为第一期队员。
训练首日,天未亮,队员们就在校场集合。林惊羽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电扫过众人。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普通百姓!”他的声音冷峻而有力,“你们是和州的盾牌,是百姓的依靠!训练艰苦,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台下鸦雀无声,无人退出。
“好!”林惊羽点头,“记住三个字:令、禁、止!令行禁止,方能成军!”
训练从最基本的队列开始。林惊羽按照现代军训方法,强调纪律和团队协作。这些农家子弟起初散漫惯了,但在林惊羽的严格训练下,很快有了模样。
武泽苍时常前来观察,提出建议:“除了军事训练,还要教他们认字算数,明白为何而战。” 于是,每天傍晚,队员们还要学习文化课,了解保境安民的意义。
体能训练最为艰苦。林惊羽设计了一系列训练项目:负重越野、攀爬障碍、水中潜行...队员们叫苦不迭,但看到总教头亲自示范、同甘共苦,也都咬牙坚持。
最年长的队员老赵训练中扭伤了脚,却瞒着不说,直到昏倒在训练场。林惊羽亲自为他敷药,却也在全体队员面前严厉批评:“隐瞒伤情不是勇敢,是愚蠢!一支队伍,必须互相信任,互相扶持!”
这件事让队员们明白了团队的真谛。
基础训练结束后,开始兵器操练。林惊羽根据各人特点分配兵器:力量大的用长矛,敏捷的用刀盾,沉稳的用弓箭。
他还独创了许多训练方法:在移动的靶子上练习射击,在黑暗中凭感觉辨认敌友,在复杂地形中演练战术配合。
一个月后,巡逻队初具雏形。林惊羽开始带他们实地巡逻,熟悉和州地形。
第一次巡逻途中,他们遇到一群地痞正在市集上勒索商户。队员们跃跃欲试,想要立即出手。
林惊羽却制止道:“观察清楚再行动。有多少人?有无武器?领头的是谁?” 他派出两人混入人群侦察,其他人埋伏待命。
等到地痞们得手准备离开时,林惊羽才下令行动。队员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制服所有地痞,无一漏网。
商户们感激涕零,非要酬谢不可。林惊羽正色道:“保境安民是我们的职责,分内之事,不敢受赏。”
这件事传开后,巡逻队赢得了百姓的初步信任。
然而真正的考验很快到来。这日深夜,边境哨所传来烽火信号:大批流寇正在越境!
林惊羽立即集合队伍,连夜驰援。武泽苍本要亲自前往,被众人劝阻:“殿下万金之躯,不可轻冒险地。”
“正因为我是和州之主,更应当与将士同甘共苦!”武泽苍披上轻甲,“惊羽,我们走!”
边境线上,近百流寇正在烧杀抢掠。他们显然不是普通土匪,而是有组织的武装力量,装备精良,战术熟练。
巡逻队虽然训练有素,但毕竟初经战阵,面对凶悍的流寇,不少队员面露惧色。
林惊羽临危不乱,冷静部署:“一队占领制高点,弓箭掩护;二队左翼包抄;三队随我正面迎敌!记住训练要领,彼此照应!”
武泽苍补充道:“擒贼先擒王!找出他们的头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