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虎张龙兄弟的加入,如同在安国军这锅即将沸腾的热油里滴入了一瓢冷水,瞬间激起了巨大的反应和提升。这两位来自边军的斥候高手,带来了安国军前所未见的战术理念和训练方法,为这支正在崛起的军队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武泽苍站在营帐前,望着校场上操练的士兵,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仅凭一腔热血和勇气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军事理念中的专业化、体系化训练,才是打造一支真正强军的关键。
“传令下去,召集所有主要将领,一个时辰后在中军帐议事。”武泽苍对身旁的亲兵说道,目光依然没有离开校场上那些汗流浃背的士兵。
一个时辰后,中军帐内烛火通明。赵铁鹰、林惊羽、林虎、张龙以及军中十余名主要将领齐聚一堂。帐内气氛严肃,所有人都知道这次会议非同小可。
武泽苍站在帐中央,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缓缓开口道:“诸位,我军自成立以来,屡经战阵,日渐壮大。然则,军队的强大,非仅凭血气之勇,更在于严格的纪律、科学的方法和高效的体系。”
他停顿片刻,让每个人都能消化这番话的意义,然后继续说道:“以往我军训练,虽刻苦,却失之粗放。如今人才渐备,当革故鼎新。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共商训练改革大计。望诸位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帐内一片寂静,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赵铁鹰率先站了起来。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脸上带着战场风霜留下的痕迹,声音洪亮有力:
“大将军,末将以为,阵型变换与令行禁止乃军队根本。近日剿匪实战中,我军虽勇猛,但阵型转换仍显生涩。当加强士卒的耐力与力量训练,特别是对抗骑兵冲击的防御能力。”
赵铁鹰详细阐述了他的想法,提出了针对骑兵冲击的改进防御方案,还拿出了一份自己草拟的训练计划。武泽苍频频点头,示意书记官详细记录。
赵铁鹰话音刚落,林惊羽便站了起来。这位年轻将领武艺高强,更注重个人武技的培养:
“大将军,赵将军所言极是。然末将认为,两军交锋,最终仍需近身搏杀。当增加单兵格斗技巧、兵器熟练度以及小队配合掩护的训练。我军中多有江湖人士投奔,他们各有所长,可取其精华,融入军中训练。”
林惊羽还建议举办军中比武,以激励士卒勤练武艺,并提议建立一套完整的兵器操练体系,从基础招式到实战应用,循序渐进。
当林虎张龙兄弟站起来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位新加入的边军斥候身上。他们带来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理念。
林虎先开口,声音平稳却充满自信:“大将军,诸位将军。边军斥候的训练与常规战兵大不相同。我们注重的是如何利用地形地貌潜伏,如何通过蛛丝马迹判断敌情人数和去向。”
张龙接过话头,补充道:“还有野外生存和取水、设置和规避陷阱、秘密通讯和标记、以及小队渗透、袭扰、破袭的种种战术技巧。这些技能在特定情况下,往往能起到决定战局的作用。”
兄弟二人轮流讲解,时而蹲下身来在地上画出示意图,时而以茶杯、毛笔等物作为道具演示。他们讲述了如何通过脚印深浅判断敌军行进方向和速度,如何利用自然材料制作简易陷阱,如何在野外辨别可食用植物和取水,以及小队渗透时的各种手势和信号。
这些内容让习惯了正面列阵交锋的赵铁鹰和林惊羽都大开眼界,深感以往战场感知的盲区之大。就连帐外守卫的士兵也不由得竖耳倾听,被这些新奇而实用的战术所吸引。
武泽苍认真听取所有人的意见,不时提出问题,让将领们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会议从午后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烛火换了一茬又一茬。
最后,武泽苍站起身来,走到帐中央。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年轻却已有大将风范的统帅身上。
“诸位所言,皆有其理。我军训练,当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武泽苍的声音在帐内回荡,“我综合诸位意见,并结合一些...海外军事思想,提出以下全新的训练大纲。”
武泽苍开始详细阐述他的计划,书记官笔下如飞,生怕漏掉一个字。
“首先,是分级专业化训练。”武泽苍目光扫过全场,“所有新入伍者,必须经过三个月高强度基础训练,包括队列纪律、体能、基础兵器操练、军令识别,不合格者淘汰。这一部分,由赵铁鹰将军主导。”
赵铁鹰起身抱拳:“末将领命!”
武泽苍继续道:“基础训练合格者,根据考核分入步兵、弓弩、骑兵等各营,进行专业化阵战训练。仍由赵将军及各营主官负责。”
“第三,”武泽苍的目光转向林虎张龙,“从各营及江湖投靠人员中遴选身手敏捷、头脑灵活、忠诚可靠者,成立侦察突击营,暂命名为‘锐士营’。由林虎张龙主导进行高强度特种训练,专司侦查、渗透、破袭、斩首等任务。林惊羽兼任监督,并挑选高手传授搏杀技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