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惊羽的行动,快得如同暗夜中扑向猎物的豹子,精准而无声。他本就是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军人作风,加之武泽苍那番推心置腹的重托与毫无保留的信任,更是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全部的忠诚与热忱,使他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器械,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项前所未有的使命中。
他没有选择大张旗鼓,敲锣打鼓地宣告一个新衙门的成立。深知此事之敏感与重要,他采取了最为稳妥也最为隐蔽的方式——从最核心、最可靠的根基开始构筑。
第一批被秘密召至那座临时挂上“仪鸾司”牌匾的旧院落的,是五名从原和州军时期就跟随他出生入死的老部下。这些人,曾与他一同在苦寒的和州垦荒,一同剿灭袭扰的匪寇,一同在尸山血海中搏杀出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他们的忠诚,是经过血与火淬炼的,毋庸置疑。
这五人,各有所长。为首的名叫赵铁柱(与边将赵铁鹰同姓不同人),膀大腰圆,面容憨厚却力大无穷,尤擅擒拿格斗,是林惊羽麾下冲锋陷阵的尖刀;其次是陈默,人如其名,沉默寡言,但心思之缜密,观察之入微,堪称变态,擅长从蛛丝马迹中还原真相;第三人叫孙猴子,并非其名,而是因其身形瘦小,动作敏捷,更兼早年曾在市井底层摸爬滚打,精通三教九流的门道,打探消息、伪装潜伏是一把好手;第四人是钱算盘,原是和州军中的钱粮文书,精于算计,对数字极其敏感,查账核数堪称一绝;最后一位是周五郎,一手仿写临摹的功夫出神入化,且速记能力超群。
在这座尚显空旷、空气中还弥漫着灰尘和旧木头气味的院落正堂,林惊羽面对这五位老兄弟,没有寒暄,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他详细阐述了“锦衣卫”的性质——天子亲军,帝之耳目爪牙;其使命——监察百官,肃清奸佞,扞卫新政与皇权;更反复强调了其纪律的严苛——权力巨大,但约束更严,一步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诸位兄弟,”林惊羽的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而坚定的面孔,“陛下将此重任交予我等,是信我等人,亦是试我等人。此路绝非坦途,荆棘密布,稍有不慎,非但不能为陛下分忧,反而可能引火烧身,累及陛下圣明。入了此门,便需将往日性情收敛,一切以律法、证据、陛下旨意为准绳。可能做到?”
五人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决然,齐刷刷单膝跪地,抱拳低喝:“愿随大人,效忠陛下,万死不辞!”
有了这五位核心骨干,锦衣卫的草创才算真正有了骨架。林惊羽将五人暂定为百户,分别负责武备、侦查、市井、账目、文书五个方面,立刻开始运转。
选址是林惊羽亲自定的。他带着赵铁柱和孙猴子,在皇城周边秘密勘察了数日,最终选定了西安门内、紧邻皇城西苑的一处旧院落。此地前身是前朝某个管理宫廷乐器、现已废置的“箫韶司”的一部分,位置相对僻静,不引人注目,但距离皇城核心及各部院衙门都不算远,且有一条不显眼的小路直通宫禁,便于紧急奏报和人员调动。院落不算太大,但房舍结构坚实,内有数进,且有独立的水井,稍加改造,便足以容纳初期的人手和必要的设施。挂上“仪鸾司”的旧牌子,既能暂时掩人耳目,也符合其“侍从仪仗”的部分职能伪装。
与此同时,通过兵部正常的人事调动流程,以“选拔宫中精锐侍卫,充实禁卫”的名义,一道道调令秘密发出,从京营以及绝对可靠的原和州系、安国军旧部中,筛选出一批家世清白、背景简单、机敏勇敢且对皇帝和新朝抱有好感的底层军官和精锐士卒,总数约两百人,被以各种名义,分散、分批地调入京城,最终汇集到这座“仪鸾司”院落。
人员的选拔,林惊羽亲自把关,其严格程度,远超寻常军队。不仅考核武艺、体力、骑射,更设置了诸多非常规项目。由陈默设计观察力测试,在杂乱的环境中快速找出特定物品或记住特定人物的特征;由孙猴子设置应变能力考核,模拟各种突发场景,如跟踪被发现、遭遇盘问等,观察候选者的反应;甚至,林惊羽不惜人情,请动了在钦天监挂职、偶尔入宫与皇帝论道的玄尘子道长。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玄尘子悄然来到“仪鸾司”。在一间静室之内,他对重点候选者施展了一些简单的问心、测谎类的小法术。这类法术并非万能,对于心志极其坚定或身怀特殊异宝者效果有限,且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但用于辅助甄别忠诚度与是否心怀鬼胎,却有着奇效。至少有三人,在法术的微弱影响下,眼神闪烁,气息不稳,被玄尘子暗中指出,后续调查发现其中两人与其他皇子旧部有过隐秘接触,一人则家中涉及地方豪强利益。这三人都被悄无声息地退回了原单位。
小福子掌控的“夜枭”网络,此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这些候选者及其主要社会关系进行了秘密的背景调查,确保其身家清白,与已知的前朝遗老、失势皇子势力、以及对新政抱有强烈敌意的豪强集团没有过深的牵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