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岗的苏醒,如同在死寂的潭水中投入一颗石子,带来了短暂的生机,却也搅动了愈发沉重的氛围。他茫然地打量着这叶悬浮于灰色海洋之上的规则之舟,以及舟外那漂浮着无数冰冷理性光尘的奇异海域,最后将困惑而带着一丝敬畏的目光投向林弦。
“林师……我们……”
“先调息,恢复体力。”林弦打断了他的询问,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详细解释这一连串光怪陆离、危机四伏的遭遇。当务之急,是应对那数据包自毁后带来的“标记”危机,并尽快离开这片“逻辑星尘海”。
石岗见林弦神色凝重,不敢多问,依言盘膝坐下,尝试运转功法,却发现此地灵气(如果能称之为灵气的话)稀薄且性质迥异,修炼效果微乎其微,只能勉强吸收一丝林弦散发出的可能性雾气来稳固心神。
林弦不再理会石岗,他将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两件事上:一是加速修复“我界之舟”,二是寻找安全的撤离路线。
他继续之前的方法,以“混沌认知”模拟出各种基础性的逻辑问题,与周围飘荡的“逻辑星尘”进行着谨慎的“交流”。随着实践的增多,他对这种“逻辑汲能”的方式愈发熟练,效率也有所提升。
“我界之舟”的裂纹进一步愈合,舟身光泽恢复了大半,虽然距离全盛状态还有差距,但至少恢复了基本的航行和防御能力。舟首的灰色奇点也稳定了许多,跳动的频率与林弦自身的规则韵律逐渐同步。
然而,那种被“标记”后如芒在背的危机感,始终萦绕不去。他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一边汲能修复,一边操控着“我界之舟”,沿着“规则图谱”中标识的相对安全路径,缓缓向着这片“逻辑星尘海”的边缘移动。
冰璇默默守护在一旁,她能感觉到林弦身上那股紧绷的压力。石岗则在短暂的尝试后,放弃了在此地修炼的想法,转而开始熟悉和适应这叶规则之舟,并主动承担起一些基础的警戒任务。
航行是沉默而压抑的。灰色的海水,冰冷的星尘,构成了一幅永恒不变的背景。唯有偶尔与逻辑星尘“交流”时迸发的细微规则火花,才给这片死寂的理性之海带来一丝转瞬即逝的“活力”。
随着不断向边缘移动,周围的逻辑星尘密度开始降低,星尘本身的“逻辑属性”也从相对温和的基础数学,逐渐偏向更加抽象、更加复杂的领域——数论猜想、拓扑结构、甚至是一些涉及高阶无穷和不可判定性的规则碎片。
林弦的“交流”变得越发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动更加凶猛的反噬。他不得不更加小心,汲取能量的效率也再次降低。
就在他们即将抵达“逻辑星尘海”边缘,已经能隐约感知到前方规则重新变得混乱澎湃时——
异变发生了!
并非来自外部的攻击,也非“标记”引来的追兵,而是源自“我界之舟”本身!
一直安静悬浮在舟内,由林弦规则本质构成的舟体内部,那些源自星锚的秩序碎片,以及后来吸收的、偏向数学逻辑的规则能量,在“我界”核心灰色奇点的无意识调和下,似乎达到了某种临界点,开始自发地、剧烈地……共鸣!
“嗡——!”
一股纯净而浩瀚的“秩序”波动,不受控制地从“我界之舟”内部扩散开来!这波动并非攻击,却带着一种抚平混乱、定义规则的强大力量,如同在嘈杂的宴会上敲响了定音锤!
刹那间,以“我界之舟”为中心,方圆数百里内的灰色海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那些原本无序飘荡、相互碰撞的逻辑星尘,在这股秩序波动的笼罩下,齐刷刷地……停滞了!
它们不再随机运动,而是如同受到了无形力量的牵引,开始围绕着“我界之舟”,以一种符合某种深层数学美感的方式,缓缓旋转、排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不断变幻的、由无数逻辑符号和几何图形构成的……规则阵列!
这阵列复杂而精妙,散发着令人心醉的理性光辉,仿佛宇宙底层代码的惊鸿一现!
林弦愣住了。冰璇和石岗也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超乎想象的景象。
这不是攻击,也不是陷阱。这更像是……这片“逻辑星尘海”对“我界之舟”内部某种高度秩序化规则的……认可与呼应?
就在这规则阵列成型的瞬间,林弦感觉到,那股一直如影随形的、被“标记”的危机感,竟然……被极大地削弱了!仿佛这层由逻辑星尘自发构成的规则阵列,形成了一道天然的、能够干扰和屏蔽那种标记追踪的信息屏障!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这意外的共鸣,竟然暂时缓解了迫在眉睫的追踪危机!
然而,林弦还来不及细想这其中的奥妙,更惊人的变化接踵而至!
那庞大的逻辑星尘阵列,在旋转了片刻后,其核心处,那些最为明亮、结构最为复杂的星尘,猛地向着“我界之舟”的舟首——那点灰色的可能性奇点——汇聚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