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了推老花镜,慢悠悠翻到内页:“齐厂长,您看这张照片——陈记者拍的,您厂的布和铁骨棉放一块儿,拿裁布刀划。您厂的布破了三个洞,铁骨棉就一道白印子。”他合上报纸,“要不您拿块摔破的铁骨棉来,我立马登道歉?”
齐建国的嘴唇直哆嗦。
更糟的是,纺织厂车间里,工人们围在公告栏前议论:“咱厂的布,连娃都穿不住,还谈啥‘劳动本色’?”他的亲信老张凑过来,搓着手小声道:“厂长,要不……咱也进点铁骨棉当样品?”
杨靖可不给对手机会。
他在晒谷场支起红布棚子,请来哑婆李侄当“技术顾问”。
李侄举着双补丁摞补丁的鞋,用锥子戳着补丁部位直比划,急得直跺脚。
陈记者的相机“咔嚓”一声,新照片里,齐建国的裁布刀正扎向铁骨棉,标题拟好了:“谁的刀快?谁的布硬?”
当天下午,纺织厂的通讯员就送来了信。
杨靖拆开一看,上面写着:“布料留用,但不得标‘化纤’二字。”他把信递给王念慈,姑娘噗嗤一笑:“咱们从没标过化纤——咱标的是‘铁骨’。”
夜里,杨靖蹲在染坊门口看星星。
十辆“平安代购”驴车已经装好货,车夫们裹着铁骨棉棉袄,正往车轱辘上绑草绳。
王念慈抱来件新缝的棉袍,领口绣着朵小蓝花:“给奶奶的,膝盖这儿加了两层棉。”
杨靖接过棉袍,指尖触到针脚里的线头——还是熟悉的“回字针”,每一针都绕了两圈。
他望着驴车尾灯在雪地里连成串,像十支不灭的火把。
远处山梁上,新犁的黑土在月光下泛着光,蜿蜒得像个“信”字——这一回,是千人用膝盖摔出来的。
王念慈突然拽了拽他的袖子:“靖子,我今儿翻系统商城,发现……”她顿了顿,望着染坊里吱呀作响的老缝纫机,“发现有个好东西,能让做衣服快十倍。”
杨靖挑眉:“啥宝贝?”
“不告诉你。”王念慈笑着跑开,发梢的靛青在夜色里闪了闪,“明儿你就知道了。”
杨靖望着她的背影,系统面板突然又震了震。
他低头一看,积分栏里的数字正蹭蹭往上涨——够换半车化肥,够给奶奶换床新棉被,更够……让平安屯的布,走得更远。
喜欢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