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被称为“大紫”的紫衣姑娘,这时才柔声开口,声音温婉:“是啊,廉贞姑娘,小翠妹妹这几日心情确实不佳,在此静养也是好的。有些事情,急不来。”
廉贞却不想就此放弃,她趁热打铁,向小翠伸出手,语气带着鼓励:“既然知道元丰如此痛苦,王家也知错了,何必再彼此折磨?跟我回去吧,元丰若是看到你,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子。一家人,有什么误会是不能说开的呢?”
然而,小翠却像是被烫到一般,往后微微退了一小步,避开了廉贞伸出的手,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我还是不能现在回去。我……我怕看到他们,又会忍不住想起那天他们看我的眼神,想起那些话……我心里难受。”她看向廉贞,眼中带着恳求,“廉贞姐姐,不如……不如你先帮我跟他们说一声,告诉他们我在这儿,我没事,挺好的,让他们别太担心了。”
她又看了一眼大紫,补充道:“若是……若是他们实在想见我,可以来这儿看我。我暂时……暂时还不想回王府那个地方。”
廉贞看着她眼中真实的抗拒和一丝未散的伤心,知道强求不得。逼得太紧,反而可能让她再次躲起来。她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吧。你既心意已决,我也不勉强你。我这就回去告诉他们你的消息。你在此处等着,我很快便带他们过来。”
**场景三:焦急的团聚与细微的异样**
廉贞不再耽搁,转身快步离开荒园,运起一丝星力,身形如风,很快便回到了依旧被愁云惨雾笼罩的王府。
她将如何在城郊荒园找到小翠,以及小翠目前的情况和态度,简明扼要地告知了王家人。
消息如同在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
原本萎靡不振的王元丰,像是瞬间被注入了生命力,猛地从地上跳起来,胡乱用袖子擦掉脸上的泪痕,抓起一件外袍就往身上套,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小翠!是小翠!她在哪里?我要去见她!我现在就要去!”他甚至等不及丫鬟伺候,自己跌跌撞撞地就往外冲。
王老爷和王夫人也是精神大振,脸上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连忙吩咐下人准备车马(虽家境不如前,代步的驴车还是有的),又让丫鬟赶紧准备小翠平日爱吃的几样点心和果子,装在食盒里。一家人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跟着廉贞,朝着城郊荒园赶去。
当他们一行人急匆匆赶到荒园时,小翠和那位紫衣姑娘大紫,依旧坐在那石凳上。小翠手里正慢条斯理地剥着一个橘子,阳光洒在她红色的衣裙上,显得格外醒目。
看到气喘吁吁、眼眶通红冲过来的王元丰,小翠的眼底确实飞快地闪过一丝清晰的心疼与动容。但她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起身迎上去,只是停下了剥橘子的动作,抬起头,看着他,声音轻柔地,带着一丝刻意的平静:“丰郎……你,你怎么跑得这么急?看你,满头是汗。”
“我想你……小翠,我好想你……”王元丰快步冲到她的面前,想要像以前那样抱住她,可看到她平静的眼神和端坐的姿态,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只是红着眼眶,贪婪地看着她的脸,仿佛要将这几日的缺失都补回来,声音哽咽,“你别不要我……”
王老爷和王夫人也紧跟着围了上来,脸上满是愧疚和急切。王老爷搓着手,语气充满了悔恨:“小翠啊,回来吧!那天是爹老糊涂了,被那官职的事急昏了头,说了混账话!你千万别往心里去!爹给你道歉,给你赔不是!”王夫人更是直接拉住了小翠的手,将一个劲地将食盒往她手里塞,声音带着哭腔:“好孩子,是娘不对!娘不该那样想你,骂你!你看你,在外面肯定吃不好睡不好,都瘦了!快,这是你爱吃的桂花糕和蜜枣,快吃点!”
被一家人的眼泪和道歉包围着,看着王元丰那失魂落魄、唯恐她再次消失的模样,小翠(?)脸上的平静终于维持不住,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软了下来,点了点头,声音也柔和了许多:“爹,娘……你们别这样。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们不是故意的。我……我没怪你们。”
听到她这句话,王家人悬了几天的心,终于重重地落回了肚子里,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王夫人更是喜极而泣,紧紧拉着“小翠”的手,絮絮叨叨地问她这几日过得如何,住在哪里,可有受委屈。
廉贞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看着这“一家团聚”的温馨场景,脸上也露出一丝淡淡的、算是完成任务的笑意,对着看向她的王老爷摆了摆手:“不过是碰巧遇上,传个话而已,不必言谢。”
**场景四:日渐加深的疑云**
接下来的几日,为了能时常见到“小翠”,安抚儿子也安抚自己愧疚的心,王老爷果断在荒园附近赁下了一处干净简洁的小院,让王元丰暂时搬过去“静养”。而“小翠”也信守承诺,每日都会过来陪伴王元丰,给他读读诗文,说些街巷趣闻,偶尔也会在院子里走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