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晚的海洋意识体发现园丁的一个弱点:它们过于依赖生物存储系统,对纯能量攻击防御薄弱。凯斯的看护者团队立即将契约树根须转化为能量导管,楚光则调整《创世律曲》到破坏性频率。
“不要!”林羽阻止道,“这里有珍贵的历史档案,不能破坏。”
林羽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允许园丁有限访问宇宙之林的公共记忆,换取自由和涟漪三体的回归。经过艰难谈判,园丁最终接受提议,但要求定期更新林羽的意识和进化数据。
当林羽带着涟漪三体返回主宇宙时,带回来的不仅是危机解决的好消息,还有园丁赠送的礼物——一枚储存着数十亿文明历史记忆的种子。
“这将丰富我们的宇宙之林。”林羽将种子植入契约树核心,“知识需要共享,而非独占。”
种子迅速发芽生长,与契约树根系融合。 suddenly,整个共生网络都能访问到前所未有的历史信息库。翠玉星神经云从中发现了应对暗能量潮汐的新方法;木星气态生命找到了更高效的形态转换技术;就连初代观测者也获得了关于引力波利用的新知识。
然而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林羽注意到一段被加密的记忆。园丁特意标记了这段信息:“仅林羽可访问”。
当林羽单独接触这段记忆时,震撼的画面涌入意识:展示的是不同宇宙中各种“林羽变体”的最终命运。有的成为文明救世主,有的变成独裁者,有的在时间循环中永恒挣扎……最后画面显示当前宇宙的林羽站在分支点上,脚下道路分出无数可能性。
加密信息附言写道:“每个选择都创造新现实。谨慎你的决定,林羽——有些道路一旦踏上就无法回头。”
这段记忆让林羽陷入深思。他意识到宇宙之林不仅连接空间,可能还在连接不同可能性。每个决定都在创造新的分支现实,而这些现实正通过根须网络相互影响。
林羽没有立即分享这个发现,而是先召集了核心团队——姜晚、楚光、凯斯和桥梁意识体。他们需要评估这个信息的潜在影响。
“多重现实理论可能解释最近的能量异常。”桥梁意识体分析道,“有些文明可能正在接触其他现实版本的自己。”
楚光提出用音乐作为协调机制:“如果不同现实确实在相互影响,我们需要确保这种影响是和谐的,而非冲突的。”
姜晚则担忧产生依赖性问题:“如果文明发现可以依赖其他现实版本的自己解决问题,可能会削弱本现实的创新动力。”
经过深入讨论,团队决定逐步公开这个发现,同时建立“现实协调机制”,由楚光的音乐作为基准频率,帮助识别不同现实的振动特征。
就在宇宙之林逐步适应这个新认知时,最初引发事件的能量涡流再次出现——这次直接发生在契约树主干上!
紫红色的涡流中,走出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存在:另一个现实版本的林羽!这个林羽身着机械铠甲,右眼闪烁着金属光泽,身后跟着三个完全机械化的涟漪三体。
“我是林羽γ,来自机械主导现实。”来访者声音带有明显的电子音效,“我们的宇宙之林正在枯萎,需要你们的生物能量修复。”
林羽γ解释道,在他们的现实里,文明选择完全机械化的进化路径,虽然取得了技术飞跃,却导致生物能量逐渐枯竭。现在他们的宇宙之林因能量失衡而面临崩溃。
“我们开发了现实穿越技术,寻求其他现实版本的帮助。”林羽γ展示出他们现实的惨状:契约树枯萎,文明衰退,暗能量潮汐即将吞噬一切。
面对另一个自己的请求,林羽陷入道德困境。帮助意味着可能削弱本现实的生物能量;拒绝则意味着目睹另一个现实的毁灭。
翠玉星神经云提出技术性质疑:“跨现实能量传输可能引发现实结构崩塌,风险不可预测。”
木星气态生命则持相反观点:“共生伦理要求我们帮助所有生命,无论来自哪个现实。”
激烈辩论持续了数日。期间林羽通过根须网络与林羽γ深度连接,验证了其现实的真实性,也感受到那个现实面临的绝望。
最终林羽做出决定:“我们可以帮助,但不能直接传输能量。让我们分享如何平衡生物与机械能量的知识,这样你们能生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林羽γ最初失望,但最终接受了这个提议。两个现实的专家组成联合团队,分享技术知识。令人惊讶的是,机械现实的一些技术创新反而帮助解决了本现实的多个技术难题。
三个月后,林羽γ传来好消息:结合两个现实的技术,他们开发出了能量再生系统,宇宙之林开始恢复生机。作为感谢,他们发送了全套跨现实通信技术规格。
“有时候,教人钓鱼比直接给鱼更有价值。”林羽在总结会议上说,“真正的共生是分享知识而非仅仅资源。”
经历这些事件后,宇宙之林设立了新部门“现实协调中心”,由各文明代表组成,负责处理跨现实接触事宜。楚光的音乐被定为现实识别基准,姜晚的海洋意识体负责监测现实间的影响,凯斯的看护者则负责开发安全接触协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