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寒意刺骨。二皇子府邸派来的青绸马车准时停在了苏府侧门,相较于昨日入宫时的低调,这辆马车虽不张扬,但用料做工极为考究,车辕上那个不起眼的蟠龙纹标记,无声地昭示着主人尊贵的身份。苏挽月身着藕荷色绣缠枝梅纹的锦缎袄裙,外罩一件银狐皮里子的素色斗篷,发髻间只簪了那支简单的玉簪和一对新得的宫造蝴蝶珠花,薄施粉黛,既不失礼数,又不过分招摇。
小芸和新来的挽星一同送她至门口,两人脸上都写满了担忧。小芸忍不住又替她拢了拢斗篷,低声道:“小姐,万事小心。” 挽星虽未多言,但那沉静的目光中亦流露出关切与坚定,她低声保证:“小姐放心,水榭内外,奴婢会与小芸姐姐一同留意。”
苏挽月点了点头,给了她们一个安抚的眼神,深吸一口凛冽的寒气,转身踏着脚凳,弯腰进入了车厢。车帘落下,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也隔绝了那份短暂的温情。车厢内铺着厚实的软垫,角落的小几上放着一个暖手炉,散发着融融暖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尊贵而疏离。苏挽月端坐着,并未去碰那暖炉,只是将手拢在袖中,指尖冰凉。她知道,从踏上这辆马车开始,另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然打响。
马车行驶得异常平稳,几乎感觉不到颠簸,显是御者技术高超,也透露出王府的规矩森严。约莫过了两炷香的时间,马车缓缓停下。车帘被从外面掀起,一名身着藏青色内侍服、面容白净、眼神精明的中年太监躬身候在车外,声音不高不低,带着宫中特有的腔调:“苏四小姐,王府到了,请下车。”
苏挽月扶着他的手臂下车,抬眼望去,眼前并非王府正门,而是一处相对僻静的侧门,但门楣高大,气象威严,门前站着两排身着王府侍卫服饰、腰佩钢刀的壮汉,目光炯炯,肃杀之气扑面而来。那太监引着她入门,穿过几重庭院。与苏府的精致雅趣不同,二皇子府的建筑风格更显宏阔大气,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透露出天家气派与权力底蕴。沿途所见仆从,皆步履匆匆,垂首敛目,规矩极严,偶尔有管事模样的人经过,看向苏挽月的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最终,太监引着她来到一处题着“澄心斋”匾额的书房院外。院中植有几株苍劲的古松,覆着白雪,更显幽静。“殿下已在斋中等候,苏四小姐请。”太监在院门外止步,躬身示意。
苏挽月定了定神,独自一人迈步走进院子。书房的门虚掩着,她轻轻推开,一股混合着书墨香和暖炉热气的温润气息迎面而来。书房内陈设典雅,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各类典籍,临窗设着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上面摆着文房四宝和几卷摊开的文书。而楚凌宸,正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大靖疆域图前,背对着门口,身姿挺拔,穿着一袭月白色银丝暗纹常服,少了几分平日的温润,多了几分深沉。
听到开门声,楚凌宸缓缓转过身来。今日他未戴玉冠,只用一根简单的白玉簪束发,面容依旧俊雅,嘴角噙着一抹惯有的温和笑意,但那双凤眸深处,却锐利如鹰隼,仿佛能洞穿人心。
“苏四小姐来了,不必多礼,请坐。”他声音温和,指了指书案旁设着的两张花梨木扶手椅,自己率先在主位坐下,姿态闲适,却自有威仪。
“臣女苏挽月,参见二殿下。”苏挽月依旧依足礼数,深深一福,这才走到客位,姿态端庄地坐下,脊背挺得笔直,双手交叠置于膝上。
立刻有侍女悄无声息地奉上香茗,然后躬身退下,书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气氛一时间有些凝滞,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楚凌宸并未急于切入正题,而是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拨动着浮叶,目光落在苏挽月身上,带着几分欣赏,几分探究,缓缓开口:“昨日梅苑小宴,听闻四小姐表现卓绝,连贵妃娘娘都赞不绝口,真是可喜可贺。”
“殿下谬赞。”苏挽月垂眸,语气谦卑,“全仗贵妃娘娘仁厚垂怜,及殿下举荐之恩,臣女方能得此殊荣,心中唯有感激。”
“哦?”楚凌宸微微一笑,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带来一股无形的压力,“四小姐可知,贵妃娘娘性子清冷,等闲之物难入其眼。你能得她一句‘名不虚传’,靠的可不是本王的举荐,而是‘霓裳’确有其独到之处。”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温和,却暗藏锋芒,“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霓裳’如今名声大噪,恐怕也招来了不少麻烦吧?听闻近日市面上仿品横行,原料采购亦是不顺?”
苏挽月心中冷笑,果然来了。她面上却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与无奈:“殿下明鉴。确如殿下所言,‘霓裳’小有名气后,便有些宵小之辈仿冒牟利,败坏声誉。至于原料……京城几家大药行似是货源紧张,价格也涨得厉害,确让臣女有些措手不及。”她将困境说出,却绝不主动求助,将皮球踢回给楚凌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