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开发区,“东湖之门”双子塔项目工地。巨大的基坑深达二十多米,如同大地张开的巨口。坑底,密集的钢筋丛林已经拔地而起,粗壮的混凝土核心筒初具雏形。但此刻,工地气氛却凝重得如同铅云压顶。
鲁智深站在基坑边缘临时搭建的观测平台上,眉头拧成一个死结。他穿着沾满泥点的工装背心,手里捏着一份皱巴巴的图纸复印件,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和符号像无数只蚂蚁在爬。他身边,技术总监刘工(原“通江”派驻,后彻底归心鲁氏)脸色铁青,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检测报告。
“鲁总……核心筒剪力墙……垂直度偏差超标了!局部达到千分之三!这……这已经超出规范允许范围了!”刘工声音干涩,指着基坑底部正在浇筑的混凝土核心墙体,“更麻烦的是,昨天浇筑的C60高强混凝土,拆模后出现多处蜂窝麻面!强度检测……勉强达标,但外观太差!钱主任那边派来的监理组,上午已经发函警告了!说再这样下去,要勒令停工整改!”
鲁智深豹眼圆睁,死死盯着基坑底部。那里,工人们正紧张地操作着笨重的木模板和简易支撑架,小心翼翼地浇筑着高耸的核心筒墙体。汗水混着水泥浆从他们脸上淌下。他不懂那些复杂的“垂直度”、“千分之三”,但他懂“歪了”、“不好看”!更懂“停工”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咋回事?”他声音低沉,压抑着怒火,“不是按图纸干的吗?”
刘工苦笑:“图纸是死的!人是活的!这种超高层核心筒剪力墙,精度要求极高!混凝土标号高,流动性差,振捣难度大!模板体系、支撑刚度、浇筑顺序……稍有差池,不是歪就是裂!咱们用的还是最老式的木模加钢管支撑,缝隙大,刚度不够!振捣工经验也跟不上……”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鲁总,不瞒您说……这种工艺,干普通住宅楼还行。干‘东湖之门’这种150米+的地标……咱们这套土办法,玩不转啊!上海、深圳那边,现在都用整体液压爬模系统,精度高,效率快,混凝土外观跟镜面似的!可那玩意儿……一套设备几百万!咱们……买不起!也用不起!”
“爬模?几百万?”鲁智深腮帮子咬肌绷紧。他想起胡正明前两天送来的报表,东湖项目前期打点、材料预付款、人工开支……账上现金流已经绷得像根快断的弦!再掏几百万买设备?做梦!
“没有洋玩意儿,就盖不成高楼?”他猛地将图纸揉成一团,声音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上海人能干,咱们就不能学?!”
“学?”刘工一愣,“跟谁学?这种核心技术,都在人家大公司手里攥着!签保密协议的!请专家?请得起吗?人家看得上咱们这种土包子队伍?”
鲁智深没说话,豹眼扫过基坑里那些挥汗如雨、却难掩疲惫和茫然的工人面孔。他想起台风夜堵管涌时兄弟们不要命的血性,想起年底分红时他们捧着钱的颤抖的手。不能停!停了,兄弟们的心气就散了!这栋楼,必须立起来!而且要立得直!立得漂亮!
几天后,鲁智深带着张黑子,出现在上海浦东一栋陈旧但整洁的居民楼下。空气中飘荡着梧桐叶和淡淡煤烟的味道,与东湖工地的尘土飞扬截然不同。
“就是这儿?”鲁智深抬头看了看门牌号,又低头核对了一下手里皱巴巴的纸条——那是胡正明辗转托了好几层关系才搞到的地址。
“错不了!鲁工头,这老爷子脾气怪,咱……”张黑子有点忐忑。
“敲门!”鲁智深打断他,声音斩钉截铁。
开门的是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穿着洗得发白中山装的清瘦老人。他打量了一下门口两个风尘仆仆、身形魁梧的不速之客,尤其多看了几眼鲁智深脸上那道浅疤和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眉头微皱:“你们找谁?”
“请问是周工,周明远工程师吗?”鲁智深尽量放低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恭敬。
“我是。你们是?”老人眼神警惕。
“我们是江东省鲁氏建筑的,”鲁智深递上名片(胡正明逼他印的),“专程来拜访您,想向您请教一些……建筑技术上的问题。”
周工接过名片扫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鲁氏建筑?没听说过。请教技术?我这退休老头,能有什么技术?”说着就要关门。
“周工!”鲁智深猛地伸手抵住门板,动作快如闪电,却又在触及时收住了力道,只是虚挡着,“我们……我们想学剪力墙!超高层的那种!爬模!高强混凝土!”
周工被他这直白到近乎粗鲁的请求弄得一愣,随即冷笑:“爬模?那是精密系统工程!图纸、工艺、设备、材料、工人素质,缺一不可!你们一个地方小公司,连基础模板都玩不转,就想学爬模?好高骛远!”他用力关门。
“周工!”鲁智深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诚恳,“我们不是好高骛远!我们是没办法!工地上几百号兄弟,指着这栋楼吃饭!楼歪了!混凝土裂了!再干不好,项目就得黄!兄弟们就得散!洒家……我求您!指点条活路!”他微微躬身,姿态笨拙却无比认真。
周工关门的动作顿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个魁梧汉子眼中那份近乎执拗的恳切,听着那声带着浓重乡音的“洒家”,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松开了门把手:“……进来吧。”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对鲁智深和张黑子来说,如同听天书。周工的家朴素得近乎简陋,但书架上堆满了厚重的专业书籍和外文期刊。他坐在旧藤椅上,慢条斯理地讲着剪力墙结构受力原理、爬模系统的构造与同步控制、高强混凝土的配比与施工要点……那些复杂的术语、公式、参数,像密集的冰雹砸在两人头上。
鲁智深听得满头雾水,但那双豹眼却始终死死盯着周工,像要把每一个字都刻进脑子里。他不懂“水胶比”、“骨料级配”,但他记住了“水多了不行,石头大小要匀称”。他不懂“液压同步顶升”,但他记住了“爬架子要像抬轿子,四个角一起动,不能歪”。他不懂“坍落度控制”,但他记住了“稀了挂不住墙,稠了捣不实”。
“纸上谈兵,终觉浅。”周工最后呷了一口浓茶,下了逐客令,“真想学,去工地看!去大公司的项目看!不过……”他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核心技术,人家捂得严实。你们……好自为之。”
喜欢鲁智深现代行侠记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鲁智深现代行侠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