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陋室难囚冲天翼,浊眼安识蕙兰香
汪细卫终于在尘土飞扬的工地边缘,寻到了一处适合安顿妻儿的地方。
那是一个闲置的小院,三间瓦房虽旧却齐整,院里有口甜水井,偏房的灶房明亮宽敞。
听帮忙代管的老人家说,主家儿子在省城站稳脚跟,生了娃,把老两口接去享天伦之乐,顺便帮忙带带孩子去了。
汪细卫以每月五十块的价格租下,这在当年已是不小的开销,但这个价格租下这里这么好的房子很值。
趁着连绵的阴雨天,工地无法开工,汪细卫像个不知疲倦的蚂蚁,将小院里里外外彻底清扫。
落满灰尘的水泥地面被他刷洗得泛白,窗棂上的蛛网灰尘一扫而空。
他仔细收拾出两间卧房,一间给潘高园和大狗子,另一间留给未来的帮手姐姐潘高洁住。
看着焕然一新的小院,灶房里堆着他提前购置的米面粮油,汪细卫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这是属于他汪细卫为妻儿撑起的一方天地!以后可以在村里找个地方,按照这个这个房子修建。
雨势稍歇,他便迫不及待地给师傅请假,踏上归程。
推开石岩屋那扇吱呀作响的柴门,映入眼帘的是潘高园抱着大狗子,正耐心地教他含糊不清地喊“爸——爸——妈——妈——”
昏黄的煤油灯光下,这一幕温馨得让汪细卫连日奔波的疲惫瞬间消散,心口被一种滚烫的的东西塞得满满当当。
他大步上前,先抱起儿子狠狠亲了一口他奶香的小脸,又转身将潘高园紧紧拥入怀中,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带着湿气和汗味的、笨拙却滚烫的吻。
这一刻,他觉得肩上再重的担子,流再多的汗,受再多的苦都值得。
饭桌上,热腾腾的面条冒着香气,里面还加了些长大的白菜。
汪细卫小心翼翼地吃着碗里的面条,将工地伙房的事情和盘托出。
潘高园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落进了两颗星子!
她原已咬牙做好了去工地和泥搬砖、肩挑背扛的准备,万没想到自家男人竟为她谋得了这样一个“美差”:在屋里做饭!?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在她朴素的认知里,围着锅台转,可比面朝黄土背朝天轻松百倍!
她哪里能想象,操持四五十个壮劳力一日三餐的锅碗瓢盆,会是怎样一番鏖战?
巨大的喜悦冲垮了潘高园连日来的阴郁,她情不自禁地放下碗筷,扑进汪细卫怀里,双臂环住他的脖颈,送上了一个主动而热烈的吻。
这吻带着情不自禁的感激,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带着一丝从田木匠那里学来的、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缠绵技巧。
汪细卫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黝黑的脸膛涨得通红,心底却像灌了蜜一样甜。
潘高园只想把此刻所有的温暖和美好,都献给眼前这个用尽全力托起她和孩子的木讷男人。
激情褪去,汪细卫说起需要找个帮手。
潘高园起初还自信满满:“做饭还要人帮?我一个人就行!”
汪细卫耐心解释:买菜、挑水、洗菜择菜、劈柴烧火、蒸煮煎炒、刷锅洗碗……
五十个人的饭食,一个人带着个奶娃娃,就是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更何况师傅李池卫特意交代了,必须得找个靠得住的帮手。
一听是师傅的决定,潘高园立刻收起了逞强的心思,仔细想想村里帮忙的场面,确实伺候五六十人不是一家人的伙食。
她脑海中第一个蹦出的人选自然是姐姐潘高洁,姐妹俩一起做饭,互相有个照应,遇事也好商量。
而且姐姐家的女儿赵建佳已经四五岁,懂事又能干,正好可以帮忙看着点开始学爬的大狗子。
在乡下,大孩子看顾小孩子,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总比把孩子独自关在屋里强。
然而,一想到姐夫赵思德,那天在河边对自己所作的事情,潘高园心头就一阵膈应。
她不到万不得已,实在不愿踏进那个家门去面对他,“你去跟姐说吧……”她推了推汪细卫,眼神带着一丝央求。
“我在家收拾东西,等你回来我们就可以走。”她需要一点空间,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喜悦,和即将离开石岩屋的复杂心绪。
汪细卫不疑有他,带着满满的期待,敲开了赵思德家的院门。
正值午饭时分,潘高洁、赵思德和他们女儿赵建佳都在家。
赵思德一见汪细卫,脸上立刻堆起那种惯常的、带着点虚伪的热情笑容:“哎呀!细卫兄弟!你可是稀客!工地上发财啦?咋有空回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拉过家里的椅子,让汪细卫坐下,在汪细卫身上扫视。
潘高洁也迎了出来,看到妹夫,心里掠过一丝欣慰,这才是能扛事的男人!
她想起自家那个只会算计和生闷气的丈夫,心头泛起苦涩。
脸上却不动声色地给两人倒了粗茶,转身又钻进了烟雾缭绕的厨房,耳朵却竖得高高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