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杉梁立户基业梦,旧语喧阗绕炊烟
大家伙在木屋里挤着坐了没多大会儿,嗑了些潘高园自己炒的南瓜子,吃了些红薯干和油炸的麻花等东西,又抽了烟喝了茶,身上也暖和了。
只是那木屋实在狭小,烟气混杂着人体的热气,再加上几个壮小伙,很快就显得有些憋闷。
高前缸第一个站起来,抻了抻腰:“走走走,出去透透气,我这块头在这屋里都快转不开磨了。” 其他几人也早有同感,纷纷附和。
“走,去看看细卫哥的新房!咱可是出了力的,看看‘孩子’咋样了!” 陈阳笑着吆喝一声。
一行人嘻嘻哈哈地走出木屋,来到旁边那栋已经立起框架、盖好瓦顶的新房前。
这房子的一砖一瓦,他们都熟悉得很。
从挖地基开始,这帮兄弟就没少来帮忙,和泥、搬砖、扛木头、上大梁、盖瓦片……几乎见证了这房子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此刻再次站在屋前,看着这栋凝聚了自己汗水的新屋,心里都涌起一股亲切和成就感。
“嘿!瞅瞅!这大梁,当时咱几个可是费了老鼻子劲才抬上去的!” 赵大膀子指着堂屋正中最粗壮的那根主梁,颇有些自豪地说。
高前缸是个闲不住的,绕着堂屋走了一圈,嘴里啧啧有声:“唉,我是越看越眼热!细卫哥这地方选的是真好啊,独门独院,清静!”
“将来院子一围,种点菜养几只鸡,美得很!啥时候我也能起这么一栋就好了,可惜村里好地方难寻了。”
宽敞的堂屋里还散乱地堆放着一些粗细不等的杉木料,这些都是建房时精打细算省下来的好料子,预备着以后打家具或者门窗之用。
房子的结构清晰可见:粗壮的杉木连在两堵结实的山墙中间,构成坚实的骨架。
头顶上是密密的椽子和檩条,支撑着层层青瓦;预留出的门窗洞孔,预示着未来各个房间的格局。
赵大膀子走过来,亲热地搂住高前缸的肩膀,打趣道:“咋了,缸子?真眼热细卫哥这大房了?也想整个一模一样的?”
高前缸毫不掩饰,撇嘴道:“废话!你不眼热?你摸着良心说,这房子将来拾掇好了,住进来得多舒坦?亮堂、宽敞!”
陈阳这时正倚在将来厨房的门洞上,朝里面比划着:“可不是嘛!你们看,光这未来的厨房,感觉都比细卫哥现在住的那整个木屋还大!在这屋里做饭,那不得劲儿的!”
赵大膀子哈哈大笑着,他心思细,早就帮汪细卫盘算过:“舒坦是舒坦,可钱也舒坦啊!我大概帮细卫哥算了算,这屋子从地基建到盖上瓦,里外里估计得这个数……”
他伸出四根手指头,“差不多四千块!”
高前缸显然也琢磨过这事,接口道:“嗯,差不多。细卫哥情况特殊,事来得急,好多准备工作没做那么细,自己又得赶紧出去挣钱,很多活计只能包出去或者请人,花钱就猛些。”
“要是像咱们自己家,木头提前几年慢慢备,石头沙子自己有空就去弄点,农闲时再叫上兄弟们一起帮手,我估摸着,两千多块钱应该能拿下来!”
赵大膀子有点惊讶地看向高前缸,没想到这个平时看起来憨直的家伙心里竟有这么细致的盘算:“行啊缸子!你这是蓄谋已久啊?真打算另起炉灶,自立门户了?”
高前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但也没隐瞒:“是有这个想法。这两年跟着李师傅和细卫哥在外面工地干活,也攒了快两千块钱了。今年再干一年,估计就能凑个差不多。”
“我已经跟我家老头子说了,让他帮我在山里物色点好木料,慢慢准备着。等钱和料都差不多了,我就找个好地基,也像细卫哥这样,起它三间大瓦房!”
陈阳在一旁听到,挤眉弄眼地开玩笑:“哦——!我说你这么上心,是想修新房子娶新媳妇了吧?哈哈哈!”
他这一起头,其他伙伴立刻跟着起哄:“就是就是!缸子这是春心动了!”
“快说,看上哪家姑娘了?哥们儿帮你说媒去!”
“咱们的前缸长大了,知道想媳妇了!”
大家笑作一团,声音在空旷的新房里显得格外响亮。
事情偏偏就这么巧。
杨春燕在家待了一天,又跟着父母走了一天亲戚,心里记挂着潘高园和小秋葵,也知道汪细卫他们今天应该在家,便拉着妹妹杨春雨过来拜年。
姐妹俩刚走到新屋背后,就听见里面一群小伙子吵吵嚷嚷的说笑声。
杨春燕本想着快点低头走过去,直接进木屋找潘高园。
却冷不丁清晰地听到屋里传来大家哄笑着喊“想媳妇了”、“看上哪家姑娘了”这样的话,声音最大的就是陈阳和高前缸。
她脚步骤然一顿,脸上“唰”一下就红了,心跳也跟着漏了一拍。
她不由自主地想到,高前缸以前是对自己有意思的,还托园嫂子过来说过媒。
虽然她没答应,但这事村里年轻人中间保不齐就有谁看出来或者瞎传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