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被压了下去,但新的问题来了:烟雾无法顺利从烟囱排出,反而从投柴口倒灌出来,瞬间屋里又是一片烟雾弥漫。
“不行不行!烟囱吸力不够!准是里头挡火墙的弧度没弄对,烟走不顺!”李池卫皱紧了眉头,凑近观察,被烟熏得直流眼泪。
“先把火撤出来,咱们得返工!”他果断下令。
师徒俩只好手忙脚乱地取出柴火,等炉子稍凉,又伸手进去,忍着余热,小心翼翼地修改耐火泥塑造的挡火墙形状。
他们反复试验了好几次:点火——观察烟道——熄火——修改——再点火……
每一次失败,两人的脸上都多一层烟灰和凝重,但眼神里的专注和不服输的劲头却越来越盛。
“这边,师傅,这边再垫高一点试试?”
“成!你扶着点,我再来一坨泥!”
终于,在不知道第几次尝试后,烟雾大部分都乖乖地顺着烟囱溜走了,虽然自制烟囱的连接处还有丝丝缕缕的漏烟,但屋里已经基本清爽了!
“成功了!”汪细卫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烟灰,露出了一口白牙,笑得像个孩子。
李池卫也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而满足的笑容:“总算没白忙活!这玩意儿,比想象中难搞啊!”
虽然烟囱还有点漏烟,投柴口的挡板也只是临时用一块铁皮凑合,需要拿木棍顶着,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屋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烟熏火燎的感觉,温暖却比以前更甚,铁皮油桶高效地将热量散发出来,烤得人浑身暖洋洋的。
“哎呀!这好!这真好!”师娘摸着暖和墙壁,感受着清爽的空气,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劲地夸赞,“细卫就是有心!这下我可享福了,眼睛再也不用受罪了!”
眼看天快黑了,汪细卫又找来一截铁丝和一小块铝皮。
他比划着投柴口的大小,用钳子弯折铁丝做合页,用小锤子叮叮当当地将铝皮敲成一个能灵活开合的小门,安装在投柴口上。
“这下方便了!添柴的时候打开,烧着了就关上,省事又安全!”他得意地展示着自己的小改进。
晚饭就在这新炉子边吃的。 屋子里温暖如春,空气清新。
师娘不断给汪细卫夹菜:“多吃点多吃点!俺们细卫今天可是出了大力了!这炉子真是做到我心坎里去了!”
李池卫呷了一口小酒,红光满面:“没错!解决了大问题!这火塘屋可是咱们待得最久的地方,弄好了,比啥都强!厨房的灶台以后再说,那个好办!”
潘高园看着这新奇又实用的炉子,感受着屋里的温暖洁净,心里喜欢得不得了。
她想起昨晚丈夫的描绘,如今实物就在眼前,甚至更好。
她在桌子底下,用膝盖轻轻碰了碰汪细卫的腿,眼睛瞟向院子里那剩下的半个油桶,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暗示。
奈何汪细卫正和师傅聊得高兴,没领会到这细微的暗示。潘高园有点着急,又不好明说。
这时,正在啃鸡腿的大狗子汪务实,抬起头,看着那呼呼冒着一点白烟的炉子,大声嚷嚷道:“爹!咱家也要有这个!这个暖和!没烟!”
童言无忌,一下子点醒了汪细卫。
他恍然大悟,看着妻子那期待又有点不好意思的眼神,哈哈一笑,用力揉了揉儿子的脑袋。
“臭小子,就你机灵!好好好,爹给你和你妈妈也做一个!”
他转头对李池卫说:“师傅,那剩下那半个油桶,我可就厚着脸皮扛走了啊!”
李池卫大手一挥:“拿走拿走!本就是不用的玩意儿,能派上这么大用场,值了!回头需要帮忙吭声!”
夜里, 汪细卫扛着那半截沉甸甸的油桶,潘高园背着熟睡的小秋葵,手里牵着一步三回头的大狗子,小白狗欢快地在前面跑着开路。
一家人的身影在雪地上拉得长长的,朝着沙硕地那座等待温暖的新家走去……
又是一个星期的结束,加油继续!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山里那点破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