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风尘汗雨椽瓦重,匠心一片道观新(为醉卧红尘烟雨处加更)
汪细卫踏着夜色回到沙硕地的家时,已是深夜十一点。
院门虚掩着,屋里还亮着温暖的灯光,显然潘高园一直在等他,未曾安睡。听到脚步声,潘高园立刻迎了出来,脸上带着担忧和期盼。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她轻声问道,接过丈夫手里的空袋子。
“去了梅叔和魏书记那儿,聊得久了些。”汪细卫疲惫却满足地笑了笑,揽着妻子的肩走进屋。
第二天一早就要分离,时间紧迫得让人心疼,但拖延也无济于事,山上的师父和道长还在等着材料和人手。
这一夜,潘高园极尽缠绵,仿佛要将过去一个月的思念与未来数月的牵挂都浓缩在这短暂的相聚里,那份炽热与不舍几乎要将汪细卫融化。
幸亏他年轻力壮,根基扎实,总算勉强招架住了妻子的柔情攻势。
只是第二天清晨起床时,感觉后腰隐隐发酸,心里暗自嘀咕:也不知是哪个混账说的能一夜七次?这才四次就险些缴械投降了……
吃过潘高园精心准备的、格外丰盛的早餐,刚放下碗筷,院外就传来了嘈杂的说话声和脚步声。
老刘叔果然靠谱,已经领着张木匠、李木匠、袁石匠、老沈头等七八位老师傅到了。
个个精神矍铄,背着、扛着各自的工具箱和铺盖卷,一看就是常年在外干活的老江湖。
“细卫小子!人我可给你齐刷刷带来了!”老刘叔声如洪钟。
“刘叔辛苦!各位叔伯辛苦!快院里坐!”汪细卫连忙招呼大家。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老伙计们互相打着招呼,抽着烟,聊着天。
汪细卫简单跟大家说了工程情况:“这次是帮我师傅,在五县那边的山里修缮一座老道观。活儿不轻省,估计得干上好几个月,吃住都在山上,条件可能艰苦点,大家得有个心理准备。”
整瓦很在行的老沈头嘬着烟袋,笑呵呵地说:“嗨,咱们这帮老家伙,啥苦没吃过?有活干就行!规矩我们都懂,东家放心!”
“就是,细卫你放心,保证不给李师傅和你掉链子!”张木匠也拍着胸脯保证。
看着这群经验丰富、通情达理的老伙计,汪细卫心里踏实多了。
相比可能毛手毛脚、好奇心重的年轻人,他们更让人省心。
他不再犹豫,压下心中对家的眷恋,大手一挥:“成!那咱们就出发!”
一行人告别了潘高园和依依不舍的大狗子,浩浩荡荡地向村外走去。
一路辗转,先是步行到乡里,再搭班车去县里,又从县里转车前往五县。
在五县汽车站拥挤的人流中排队买票时,汪细卫眼角余光似乎瞥见了一个熟悉的窈窕背影:淡蓝色道袍,高挑的身材,很像那个不辞而别的静娴道长!
他心头一凛,正想仔细辨认,那人影却已迅速消失在熙攘的人群中,无从寻觅。
汪细卫皱了下眉,心里那根警惕的弦又绷紧了一下,但眼下带着一队人,实在无法脱身去追查,只好将疑虑暂时压下。
他带着队伍继续赶路,在坝云乡下车后,又特意采购了一批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米面肉菜……
既然玄云道长发了话,他们就可以自己开火,得让干重活的老师们傅吃好。
当这一行人背着沉重的工具、物料,气喘吁吁地终于爬上磨刀峰,抵达玄云观时,天色早已彻底黑透。
山门处亮着灯笼,发现李池卫和玄云道长正等在那里。
看到汪细卫身后这群精神头十足的老伙计,李池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转头对玄云道长打趣。
“玄云道长,瞧瞧!都是我带出来的徒弟,没得挑!怎么样?打赌你可是输了啊,可不许赖账!”
玄云道长虽然输了赌约,却毫无懊恼之色,反而抚须大笑,显得十分开心。
“哈哈哈!无量天尊!贫道岂是食言而肥之人?诸位老师傅能来援手,贫感激不尽!”
汪细卫这才知道,原来师父和道长还拿他打了赌。
他顾不上细问赌了个啥,先转身对身后好奇打量道观的老伙计们严肃地说:“各位叔伯,咱们到了地方。这是清修之地,规矩不能废。”
“咱们既然来了,就得敬重这里的祖师爷。大家跟着我,从山门开始,给各位神仙真人都敬柱香,磕个头,求个平安顺遂。”
老工匠们都是懂礼数的人,闻言纷纷放下工具,整理了一下衣衫,神情也变得庄重起来。
在汪细卫的带领下,一行人恭恭敬敬地进入山门,在王灵官神像前、三清殿内,逐一上香、叩拜,态度虔诚无比。
小道士清风已得了吩咐,提前多熬了一大锅稀饭,热了些馒头,又切了两大碟咸菜,虽然简单,但足以让疲惫不堪的众人填饱肚子。
饭后,汪细卫将老师傅们暂时安顿在提前收拾出的几间空厢房里打地铺。
夜色深沉,玄云观却比往日多了许多人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