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一百五十万?” 县长镜片后的眼睛眯了眯,手指敲着桌面,“老魏,你这胃口可不小啊。县里统筹发展,需要用钱的地方更多……”
两人在办公室里,如同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老农,你来我往,唇枪舌剑。
魏书记据理力争,反复强调蛟乡的困难、后续管理的投入以及项目对本地民生的重要性。县长则从全县大局、财政压力等方面施加压力。
烟雾缭绕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最终,县长叹了口气,知道魏书记这次是铁了心要争,而且理由也算充分。
“这样吧,老魏,” 他站起身。
“这事我一个人拍板不合适。明天一早,我召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个班子碰头会,你也参加,把情况详细说说,大家一起议一议。”
翌日清晨,县政府的小会议室里,气氛严肃。林业、财政、国土、招商等几个关键部门的头头们围坐一圈。
魏书记再次将项目情况、投资规模、对蛟乡乃至全县的积极意义阐述了一遍,尤其强调了汪细卫这个本地能人的作用和独家管理的必要性。
当谈到资金分配时,争论立刻白热化。
财政局长首先发难:“魏书记,县里财政的情况你也清楚,一百五十万留在乡里,是不是太多了?很多更困难的乡镇怎么办?”
林业局长则更关心管理:“独家管理可以,但必须符合林业法规,不能破坏生态……”
招商局长则持支持态度:“这么大的投资,能落地就是我们县的成绩!应该给予基层足够的自主权和积极性!”
各方意见不一,吵吵嚷嚷。
魏书记坐在那里,额角渗出了细汗,但他始终咬定“百分之五十”不松口,反复陈述利害关系,害怕最后投资商撤资。
最终,经过近一上午的拉扯、权衡甚至略带火气的争论,在分管副县长的主持下,一个折中的方案终于出炉:
承包款蛟乡留存百分之四十,上交县财政百分之六十。
合同与县里签署,款项进入县财政指定账户后,由县里按比例划拨给蛟乡。
虽然没能达到预期的一半,但保住了百分之四十,每年也有一百二十万!
这对于穷惯了的蛟乡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魏书记心里清楚,这已经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再争下去,恐怕连这个比例都保不住。
他暗自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带着些许胜利感的复杂表情。
分账比例一定,后面关于租赁合同具体条款的讨论,反而顺利了许多。
各部门本着尽快让项目落地、资金到位的原则,对汪细卫提出的独家管理、保护性开发等要求,在政策框架内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和便利。
当魏书记带着初步达成的协议和合同草案离开县政府时,虽然身心俱疲,但脚步却轻快了许多。
他回头望了望那栋象征着权力和资源的办公楼,心中感慨万千。
而此刻,还在蛟乡等待着消息,甚至有些担心租赁事宜会受阻的汪细卫,完全不会想到,他眼中或许有些“麻烦”的事情,在县乡两级政府看来,却是一个各方都想咬上一口的“香饽饽”。
一场围绕着他未来将要付出的“租金”而展开的、没有硝烟的争夺战,已经悄然落幕。
他更不会知道,魏书记为了给蛟乡多争取那百分之十的留存,在会议上费了多少口舌,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这一切,都只为了那片沉睡的群山,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改变。
感谢大家的陪伴,真心的感谢!每天还有好些人帮忙催更!!谢谢大家了!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山里那点破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