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96 章:东门血战?铳破铁蹄
正德三年(1508 年)?夏(八月二十六日)?寅时?宣府边军大营东门
寅时的夜色尚未褪去,宣府东门的战壕里已布满士兵。五百名手持奔雷短铳的边军列成三排,枪口对准草原方向,枪管上的牛油灯在风中摇曳,映得士兵们的脸忽明忽暗。陆砚昭身着玄色铠甲,腰间佩着绣春刀,正蹲在第一排战壕旁,手把手教士兵调整瞄准角度:“瓦剌骑兵冲锋时速度快,瞄准要比靶心靠前半尺,弹丸才能正好命中。”
一名年轻士兵紧张得手心冒汗,手指在扳机上反复摩挲:“二公子,要是打不准怎么办?”
陆砚昭拍了拍他的肩,声音沉稳:“别怕,按教官教的‘三排射击法’来,前排射完后排补,咱们的铳比他们的弓箭远,一定能挡住。”
不远处的营墙上,陆砚青正举着望远镜观察草原动向,沈知薇站在他身边,手中握着锦衣卫的信号旗 —— 若瓦剌从侧翼绕后,就挥动红旗示警。“天边快亮了,” 陆砚青沉声道,“瓦剌应该快到了,让士兵们做好准备。”
沈知薇点头,转身对身后的锦衣卫道:“暗卫都到位了吗?盯着两侧的山坡,别让瓦剌绕后。”
“放心,少夫人!” 锦衣卫齐声应道,身影迅速消失在营墙两侧的树林里,只留下几处隐蔽的观察点。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草原深处传来,像闷雷般滚过大地。陆砚青放下望远镜,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来了!让第一排士兵准备射击!”
卯时?宣府东门(瓦剌冲锋)
卯时的晨光刚染红天际,密密麻麻的瓦剌骑兵就出现在地平线处 —— 三千名骑兵列成楔形阵,马背上的士兵手持弯刀和弓箭,攻城梯斜靠在马侧,在晨光下泛着冷光。瓦剌首领巴图骑着黑马,位于阵形中央,手中的马鞭一指宣府东门:“冲!拿下东门,抢大明的火器!”
骑兵们发出震天的呐喊,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朝着战壕直冲过来。距离百步时,陆砚昭高声下令:“第一排,射击!”
“砰!砰!砰!” 五百支奔雷短铳同时开火,弹丸带着尖锐的破空声飞出,瞬间穿透前排瓦剌骑兵的铠甲。十余名骑兵应声落马,马尸倒在冲锋的路上,后面的骑兵来不及避让,纷纷绊倒,阵型顿时乱了几分。
“第二排,射击!” 陆砚昭紧接着下令,刚装完弹的第二排士兵立刻扣动扳机,新一轮弹丸再次飞向瓦剌骑兵。又有二十余名骑兵倒下,草原上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巴图脸色铁青,没想到大明的新火器竟有如此威力。他拔出弯刀,厉声喊道:“继续冲!他们的铳装弹慢,冲过五十步就是咱们的天下!”
瓦剌骑兵重新整队,冒着铳声继续冲锋。距离五十步时,陆砚青在营墙上喊道:“弓箭队,放箭!”
两千名弓箭手同时放箭,箭雨像乌云般笼罩瓦剌骑兵。但瓦剌骑兵身披重甲,弓箭难以穿透,只有少数人被射中马匹,冲锋的势头依旧凶猛。
“第三排,射击!” 陆砚昭的声音再次响起,第三排士兵的弹丸精准命中瓦剌骑兵的马匹 —— 马腿被打断,骑兵们从马背上摔下来,瞬间被后面的马蹄踩成肉泥。
冲锋的势头终于被遏制,瓦剌骑兵停在三十步外,不敢再往前冲。巴图看着地上的尸体,眼中满是怒火,却又无可奈何 —— 大明的火器射程太远,再冲下去,只会徒增伤亡。
辰时?宣府东门(边军反击)
辰时的日头渐渐升高,瓦剌骑兵与边军陷入僵持。巴图看着战壕里不断装弹的边军,心中满是焦躁 —— 粮草只够支撑三日,若今日拿不下东门,就只能撤退。他咬牙下令:“派两百人从两侧山坡绕后,偷袭营墙!”
两百名瓦剌骑兵悄悄脱离主阵,朝着宣府东门两侧的山坡奔去。刚靠近树林,就听到一阵弓弦声 —— 锦衣卫暗卫从树上跃下,手中的弩箭精准命中骑兵的咽喉。“有埋伏!” 瓦剌骑兵惊呼着想要撤退,却被暗卫们围堵在树林里,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被歼灭。
沈知薇在营墙上看到这一幕,放下信号旗,对陆砚青道:“大哥,两侧的偷袭被打退了,瓦剌现在只剩正面的骑兵。”
陆砚青点头,对身边的副将道:“让预备队准备,等瓦剌撤退时,咱们冲出去追杀一阵,给他们个教训!”
巴图见偷袭失败,正面又冲不过战壕,心中终于慌了。他看着越来越多的瓦剌骑兵倒下,知道再打下去只会全军覆没。“撤!” 巴图无奈地下令,“退回草原,等大明的火器用完了再来!”
瓦剌骑兵如蒙大赦,纷纷调转马头,朝着草原深处撤退。陆砚青立刻下令:“预备队,冲锋!”
三千名边军士兵从营门冲出,手持刀剑和短铳,朝着瓦剌骑兵的背影追去。陆砚昭与沈知薇并肩骑马,手中的短铳不断射击,弹丸精准命中逃跑的瓦剌骑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