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42 章:火器点验?御驾启行
正德十二年(1517 年)?春末
枭龙卫校场上,晨光如金,两万将士列阵整齐,甲胄鲜明。陆砚昭身着绯色公服,手持朱厚照御赐的总兵官令牌,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队列,神色肃然。今日是亲征前的最后一日,需完成火器点验、护驾演练与兵力集结,明日一早便要随御驾启程。
“火器点验开始!” 陆砚昭高声下令,旗手挥动令旗,前营营将李颖快步走到队列前,手中拿着火器清单。
“前营第一队,出列!”
五十名铳手应声出列,将背上的连发八铳平举胸前。李颖走上前,随机抽出一把,拆解枪管、检查火帽,又让士兵装填弹药试射 —— 铅弹精准命中百米外的靶心,铳身无一丝晃动。“合格!” 李颖高声道,在清单上打了个红勾。
校场另一侧,赵小匠正指挥工匠们将五百具 “一窝蜂” 火箭发射架排列整齐。发射架由硬木制成,上面刻着三十个箭槽,每个箭槽都嵌着一支裹着油纸的火箭。“公爷,‘一窝蜂’火箭已全部调试完毕,每具发射架都试射过三次,射程与引燃效果均达标!” 赵小匠跑到高台下,躬身禀报。
陆砚昭点头,走下高台,亲自检查一具发射架,指尖拂过箭槽:“箭杆涂了防潮油吗?边境多雾,若是受潮,会影响发射精度。”
“回公爷,所有火箭的箭杆与引信都涂了三层防潮油,还裹了油纸,就算遇上下雨也能正常使用。” 赵小匠连忙答道。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王勇带着两百名锦衣卫精锐疾驰而至。这些锦衣卫身着玄色劲装,腰佩绣春刀,背上还背着短铳,一看便知是身经百战的好手。“定远公,锦衣卫护驾队已集结完毕,随时可参与演练。” 王勇翻身下马,对陆砚昭道。
“好!” 陆砚昭抬手示意,“护驾演练开始!假设御驾行至山谷,遭遇瓦剌骑兵突袭,各队按预定方案行动!”
令旗挥动,枭龙卫护驾营的两千名士兵立刻结成圆形阵,将模拟御驾的黄色营帐围在中间;锦衣卫护驾队则分成两队,一队登上两侧山坡警戒,一队在外围游走,形成 “内守外巡” 的防御体系。片刻后,模拟瓦剌骑兵的五百名枭龙卫士兵发起冲锋,却被 “一窝蜂” 火箭与连发八铳的交叉火力击退。
“演练合格!” 陆砚昭满意点头,“明日行军,护驾营与锦衣卫按此阵型交替掩护,每半个时辰换防一次,绝不能有半点松懈。”
午时?中军帐内
陆砚昭刚回到帐中,春桃便送来一封密信 —— 是江南锦衣卫千户所发来的急报。信中说,九江水匪已被围剿,首领被擒,从其住处搜出一封宁王朱宸濠的密函,上面写着 “待御驾离京,即刻调兵南昌”。
“宁王果然按捺不住了。” 陆砚昭将密信递给一旁的王勇,“王指挥使,这封密函需立刻呈给陛下,同时命江西千户所加强对宁王的监视,若他有调兵动向,不必请示,即刻拦截!”
王勇接过密信,神色凝重:“我这就去皇宫禀报陛下。另外,京城的锦衣卫已加强宫禁与城门守卫,太子监国期间,定不会让宁王的人有机可乘。”
王勇离去后,春桃端来一碗参汤,轻声道:“老爷,明日就要启程了,您喝碗参汤补补精神吧。我已把您的衣物与书籍收拾妥当,还备了些伤药与干粮,放在您的马车上。”
陆砚昭接过参汤,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蔓延开来。他看着春桃眼中的担忧,温声道:“放心,我定会护好陛下,也会平安回来。营里的事就交给你,若有紧急情况,可凭我的令牌调动后营将士,再让演武学堂的教官协助调度 —— 他们都是可信之人。”
春桃点头,强忍着不舍道:“老爷放心,我定会守好营里,等您凯旋。”
次日清晨?京城德胜门
天色未亮,德胜门外已集结完毕。枭龙卫两万将士列阵两侧,中间是朱厚照的銮驾与粮草运输队。内阁大臣、六部官员与城中百姓都来送行,人群中传来 “陛下万岁”“枭龙卫威武” 的欢呼声。
朱厚照身着金色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太子朱载基与一众宗室子弟。他勒住马缰,高声道:“诸位卿家,诸位百姓!瓦剌也先犯我边疆,杀我同胞,朕今日御驾亲征,定要将其击退,还大明边疆安宁!待朕凯旋,定与百姓同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震耳欲聋。
朱厚照看向陆砚昭:“陆爱卿,启程!”
“遵旨!” 陆砚昭高声应下,抽出绣春刀,指向北方,“全军听令,出发!”
令旗挥动,号角声响起,两万将士簇拥着銮驾,缓缓驶出德胜门。春桃站在人群中,看着陆砚昭的背影渐渐远去,眼中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 她知道,此去路途遥远,战场凶险,但她更相信,陆砚昭定能带着胜利归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