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61 章:倭巢围剿?讲武立堂
正德十四年(1519 年)?秋
泉州东南的 “黑鲨岛” 笼罩在晨雾中,这座被倭寇用作主力据点的岛屿,四周暗礁密布,仅西侧有一条狭窄航道可通行 —— 这是藏锋队经过十日隐蔽侦查,从渔民口中与海图分析中找出的关键信息。此时,海巡队的五艘战船正停泊在航道外的隐蔽海域,等待着围剿倭寇的最佳时机。
藏锋队扩编后的首批 300 名海疆组队员,已在沈锋的带领下,提前潜入岛上。他们身着可变色的玄色劲装,在晨雾中如鬼魅般穿梭,悄悄解决掉岸边的倭寇哨兵,在岛屿各处标记出倭寇营房、武器库与粮仓的位置,还用荧光粉在航道两侧标记出安全航线,方便海巡队战船驶入。
“报告千户,倭寇主力约 800 人,多数在营房休息,武器库有 10 门仿制火炮,粮仓在岛屿北侧!” 一名队员匍匐到沈锋身边,低声禀报,手中还拿着画好的据点分布图。
沈锋点头,从怀中掏出信号筒,朝着天空发射 —— 一道红色信号弹冲破晨雾,在高空炸开。这是通知海巡队进攻的信号!
片刻后,海巡队的战船轰鸣着驶入航道,神威炮对准倭寇营房与武器库开火。炮弹落在岛上,瞬间点燃了营房,倭寇们从睡梦中惊醒,慌乱地拿起武器抵抗,却被藏锋队队员从侧面包抄 —— 有的队员用连发火铳精准射击,有的用短匕解决掉冲上来的倭寇,还有的则直奔粮仓,防止倭寇烧毁粮食。
倭寇首领山本见势不妙,想带着残余手下乘小船逃跑,却被早已埋伏在海边的藏锋队队员拦住。沈锋手持绣春刀,与山本展开激战 —— 山本的武士刀虽锋利,却抵不住沈锋灵活的招式,几个回合后,沈锋一刀挑飞山本的武器,将绣春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束手就擒吧!”
至午时,围剿战结束 —— 倭寇 800 人,战死 500 人,俘虏 300 人,山本被生擒,武器库与粮仓被完好缴获;藏锋队仅阵亡 10 人,伤 20 人,海巡队无一人阵亡,取得了一场大胜。
沈锋让人将山本押往泉州府衙,同时将岛上的倭寇据点地图与缴获的武器清单送往京城,心中满是振奋 —— 这是藏锋队扩编后的首战,不仅肃清了倭寇主力,还证明了扩编的价值,更检验了此前枭龙卫培训机构教授的隐蔽作战技巧的实战效果。
三日后?泉州海贸督查司
陆砚昭与王勇、张启正在查看海贸督查司的月度报告。报告显示,自督查司设立一个月来,泉州港的走私案件减少了九成,税银收入比上月增加了 20 万两,商船的出入境效率也提升了三成 —— 这得益于 “商船备案制” 与 “举报奖励制” 的推行,以及藏锋队提供的走私航道情报。
“你看,这是本月的税银清单,” 张启指着报告,“绸缎、茶叶、农具的出口量比上月增加了四成,南洋的香料、珠宝进口量也增加了三成,不少商人还申请下个月增派商船,看来他们对规范后的海贸很有信心。”
王勇补充道:“山本已招供,他与海鲨帮的王海是同伙,还勾结了南洋的海盗,想垄断大明与南洋的贸易。目前我们已根据他的招供,通知海巡队在相关海域布防,防止其他海盗袭扰商船。”
陆砚昭点头,目光落在窗外繁忙的泉州港 —— 码头上,商船有序地装卸货物,督查司的官员与藏锋队队员正在核验货物,百姓们围在周边的商铺前,挑选着海外运来的商品,一派繁荣景象。“海贸规范与倭寇肃清,让泉州港真正实现了‘安澜’,” 他感慨道,“接下来,我们要将泉州的经验推广到广东、福建的其他港口,让大明的海贸之路越走越宽。而枭龙卫的战力提升,也需跟上 —— 此前直属营后山的培训机构,仅能满足基础训练,如今藏锋队扩编、海巡队常态化巡逻,急需更系统的战术与武器教学。”
同日?京城太和殿
朱厚照看着手中的三份奏报 —— 泉州倭寇围剿大捷、海贸督查司月度报告、北方农桑丰收奏报,脸上满是笑容。“诸位卿家,” 他的声音传遍大殿,“泉州倭寇被肃清,海贸税银大增,北方农桑丰收,这都是诸卿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藏锋队,扩编后首战告捷,不愧是大明的‘暗刃’!”
他顿了顿,看向杨廷和:“杨首辅此前提及的军事人才培养,朕倒有个想法 —— 此前枭龙卫在直属营后山设有培训机构,负责教授将士隐蔽作战、火器使用与战术配合,藏锋队与海巡队的不少技巧都源自于此。如今大明边防与海疆需求日增,不如将这一机构扩大,升格为‘大明讲武堂’,选址在京城西郊,从枭龙卫 6 营与边军中选拔优秀武官、军士入学,系统教授谋略、战术、新式火器操作与多兵种协同之法,为大明培养更多军事人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