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67 章:暗流潜涌?藏锋破局
正德十五年(1520 年)?五月
泉州海贸港的晨雾尚未散尽,藏锋队海疆组队员已登上战船。沈锋手持望远镜,盯着远处海平面 —— 三日前,“福顺号” 走私船在南洋海域失联,据满剌加联防署传来的情报,船身可能被海盗劫持,而劫持者疑似与倭寇余党有关。
“千户,满剌加水兵发来信号!” 了望哨突然喊道。沈锋抬头,只见远处帆船升起红色三角旗 —— 这是联防署约定的 “发现可疑目标” 信号。他立刻下令:“全速前进!按预定方案,藏锋队一组随我潜水侦查,二组准备火器,海巡队负责正面牵制!”
战船破浪而行,半个时辰后抵达目标海域。透过望远镜,沈锋看到三艘挂着 “香料贸易” 旗号的快船,正围着一艘破损的商船卸货,商船上 “福顺号” 的标识依稀可见。更令人警惕的是,快船甲板上的海盗既有身着倭刀的浪人,也有金发碧眼的西洋水手。
“是倭寇余党勾结西洋海盗!” 沈锋咬牙道。他示意队员换上潜水装备,带着十名队员悄无声息潜入海中。海水下,队员们借着礁石掩护,游至快船下方,用特制凿子在船底凿出小孔 —— 这是赵小匠新制的 “水下破船器”,小孔遇水会自动扩大,却不会立刻沉船,能为突袭争取时间。
返回战船后,沈锋发射信号弹。海巡队战船立刻开火,神威炮的轰鸣震碎晨雾,瞬间击中一艘快船的桅杆。海盗们慌乱反击,却不知船底已开始渗水。藏锋队队员趁机乘小艇靠近,用连发火铳精准射击甲板上的海盗,沈锋则带领队员跳上 “福顺号”,与负隅顽抗的倭寇展开近战。
“砰!” 沈锋的绣春刀劈开一名倭寇的倭刀,顺势刺穿其肩胛。另一名西洋海盗举枪瞄准,被队员用钢盾挡住子弹,反手一刀封喉。激战半个时辰后,三艘快船或沉或俘,海盗死伤殆尽,仅活捉五名倭寇与三名西洋水手。
审讯室里,一名倭寇终于招供:“我们是山本的残部,与西洋‘黑帆帮’勾结,想劫持走私船的硫磺,在满剌加港制造爆炸,破坏大明与满剌加的合作!” 沈锋立刻将情报发往京城,心中暗忖:看来海疆的平静下,仍有暗流在涌动。
同日?京城西洋通商馆
开馆仪式的鼓乐声中,马哈茂德与张启共同揭开 “西洋通商馆” 的匾额。馆内分为贸易区、译学区与情报区,贸易区里,大明的绸缎与满剌加的香料整齐陈列,译学区的学子们正跟着西洋商人学外语,情报区则贴着最新的西洋航线海图。
“有了这通商馆,咱们的香料再也不愁销路了!” 马哈茂德抚摸着陈列架上的云锦,对身边的陆砚昭道,“只是昨日接到满剌加急报,说有不明船队在港口外徘徊,怕是海盗要闹事。”
陆砚昭刚收到沈锋的情报,神色凝重:“使者放心,倭寇余党已被击溃。臣已下令藏锋队海疆组增派 100 名队员,与满剌加水兵联合巡逻;赵小匠还会派工匠去满剌加,帮你们加固港口防御工事,安装神威炮。”
正说着,王勇匆匆赶来:“陆公爷,锦衣卫在京城抓获两名与倭寇勾结的奸细,他们供出‘黑帆帮’在泉州、广州都有卧底,想趁机破坏通商馆。”
“看来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破坏!” 陆砚昭立刻道,“王大人,烦请锦衣卫彻查京城的西洋商人,排查卧底;通商馆的安保由藏锋队内地组负责,增派 50 名队员驻守。”
马哈茂德看着两人有条不紊地部署,心中安定不少:“大明的反应速度,比满剌加的季风还快!有你们在,我们定能守住贸易与友谊。”
三日后?辽东辽阳府
辽东的田野里,“雪粟” 幼苗已长到半尺高,农民们正忙着除草。周明带着农技官巡视农田,藏锋队队员则背着药箱,给幼苗喷洒防病虫害的药剂 —— 这是赵小匠新制的 “草木药剂”,用艾草、菖蒲熬制而成,既能防虫,又不会污染土壤。
“周大人,这药剂真管用!” 王老汉指着长势喜人的幼苗,“往年这时候,幼苗早被虫子啃得坑坑洼洼了,今年一棵虫眼都没有!”
不远处,瓦剌长老正带着随从帮张婶浇地。瓦剌的羊粪肥果然见效,张婶家的幼苗比别家的更粗壮。“等粟米熟了,我教你们织羊毛毯!” 张婶擦着汗笑道,“咱们大明的粮种,配草原的肥料,真是绝配!”
突然,一名队员跑来报告:“周大人,东边山林发现可疑人员,拿着图纸在画农田与育苗棚的位置!” 周明立刻带人赶去,只见两名男子正趴在草丛里绘图,身边还放着标有 “倭寇” 字样的令牌。
“你们是何人?为何测绘农田?” 周明大喝一声。两名男子拔腿就跑,却被藏锋队队员追上生擒。审讯后得知,他们是倭寇派来的奸细,想摸清辽东的农桑布局,若满剌加计划失败,就烧毁育苗棚,破坏大明的粮食生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