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16 章:早朝议草原危局,南洋传余孽踪迹
嘉靖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辰时三刻。
紫禁城太和殿内,明黄色的龙椅上坐着年仅九岁的朱栽霖,小皇帝身着缩小版的龙袍,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目光偶尔望向身旁的沈云舒。太后沈云舒端坐于龙椅左侧的凤座上,一身朱红宫装衬得她面容端庄,眼神中带着几分沉稳与威严,今日的早朝,由她代为处理朝政。
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手持朝笏躬身而立,空气中弥漫着庄重肃穆的气息。随着太监一声 “上朝”,早朝正式开始,首先由内阁首辅徐阁老出列汇报近期工作。
“启禀太后、陛下,近十日来,内阁已督促工部完成京城外城的修缮工程 —— 此次修缮采用军工总院的水泥工艺,对城墙缺口进行填充加固,共修补缺口十二处,另用水泥混合砖石,对四座城门的门框、城垛进行加固,使城门承重与防御能力较此前提升三成;户部统计完江南秋粮预估产量,较去年略有增长,已行文各地州县,要求提前检修粮仓、安排人手,做好秋收准备;礼部则已拟定下月中秋祭月大典的流程,从祭器筹备到仪式环节均已细化,待太后与陛下审阅。” 徐阁老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地汇报着各项事务,手中的朝笏微微前倾,尽显臣子本分。
沈云舒微微点头,语气平和:“徐爱卿辛苦了,各项事务安排妥当即可。秋收事关民生,户部需多加留意,避免出现贪腐克扣之事;祭月大典流程简洁为上,不必过于铺张;另,工部所用水泥工艺效果显着,后续修缮各地城池时,可继续推广,以增强城防。”
“臣遵旨!” 徐阁老躬身领命,退回队列之中。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李大人手持一份电报译文,神色凝重地出列,快步走到殿中:“启禀太后、陛下,早朝前,兵部收到镇北大将军陆砚青从九边前线发来的有线电报,北方草原出现异动,需向朝廷禀明详情。”
殿内百官闻声,纷纷收敛起松弛的神色,目光投向李尚书手中的电报 —— 自十余年前,陆砚昭率军将瓦剌打残,残余势力逃往漠北后,草原各部便陆续归顺大明,草原顺义王更是亲自进京面圣,朝廷随后在边境设立多处互市,十余年来边境一直安稳无虞,如今突然传来 “异动”,显然非同小可。朱栽霖也下意识地挺直脊背,小脸上满是认真。
沈云舒神色微凝,抬手道:“李尚书,详细奏来。”
“是!” 李尚书展开电报译文,沉声道,“陆将军在电报中称,近五日来,九边斥候陆续传回消息,原本逃往漠北的瓦剌残余势力,竟悄然南下,其首领脱脱不花 —— 也就是也先的孙子,正暗中联络草原上的鞑靼、兀良哈两部,似已达成同盟,不仅意图停止向大明缴纳岁贡,还在部落内收拢青壮,有袭扰九边重镇的迹象。据斥候探查,脱脱不花所率部众已达五千余人,目前正缓慢向大同镇方向移动,沿途还在劫掠草原小部落的牲畜与物资,气焰渐长。”
“瓦剌竟还敢南下?” 殿中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有老臣想起当年瓦剌袭扰边境的往事,神色愈发凝重,“鞑靼、兀良哈两部这些年靠着互市过得安稳,为何会突然与瓦剌结盟?”
沈云舒手指轻叩凤座扶手,问道:“陆将军可有查探到瓦剌南下的缘由,以及鞑靼、兀良哈两部结盟的原因?”
“陆将军在电报中提及,目前尚未查清瓦剌南下的具体缘由,但推测可能与漠北气候突变、草场退化有关;至于鞑靼、兀良哈两部,据斥候传回的消息,脱脱不花似以‘共享互市之利’‘夺回草原主导权’为诱饵,游说两部首领,且暗中赠送了一批从不知何处得来的火器,两部才动摇结盟。” 李尚书如实回道,“陆将军已紧急部署防御:大同镇增兵三千,由副将亲自驻守长城各关口,加固城防;宣府镇每日派出三队斥候,深入草原五十里探查动向;延绥镇则调运库存火器与粮草,确保军需充足。同时,陆将军请朝廷研判瓦剌的真实意图,是否需要增派援军,或是遣使前往草原安抚各部。”
话音刚落,陆砚昭从武将队列中出列,躬身道:“启禀太后、陛下,臣有浅见。瓦剌沉寂十余年后突然南下,绝非仅因草场退化那么简单。臣推测,脱脱不花此举有两层意图:一是试探大明的军事实力,毕竟如今九边守军虽有轮换,但主力仍是当年驻守边境的将士,他若能逼退明军,便能在草原树立威信;二是想趁朝廷关注南洋之际,扰乱北方边境 —— 林宇将军此刻正在南洋追查南洋商会,脱脱不花或许以为,朝廷无力兼顾南北,才敢冒险南下。”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不过,鞑靼、兀良哈两部虽与瓦剌结盟,但未必真心归顺 —— 这两部靠着互市,部民生活安稳,若真与大明开战,互市关闭,损失最大的是他们。陆将军已部署防御,五千瓦剌部众尚不足以突破九边防线,但朝廷需双管齐下:其一,臣建议兵部即刻下令,调运五百支嘉靖一世步枪、十挺 25mm 防御机枪至九边,交由陆砚青将军调配,替换部分老旧步枪,增强前线火力;同时传旨给陆将军,令其暗中联络鞑靼、兀良哈两部中的亲明势力,伺机瓦解瓦剌同盟。其二,由礼部三日内选出遣使官员,携带丝绸、茶叶等赏赐前往草原顺义王驻地,令顺义王出面斡旋 —— 顺义王在草原各部中威望甚高,由他劝说两部,比朝廷直接遣使更有效。其三,臣恳请从枭龙卫调派两营兵力增援九边:枭龙卫下设六大作战营,其中苍狼营(指挥使魏无羡)与猛虎营(指挥使陈猛)各有 人,两营均已完成嘉靖一世步枪装备且使用熟练,更熟悉草原作战;可令两营从京城乘坐火车前往宣府,再从宣府用卡车运输兵力与装备至九边,此次随火车一并装运 100 台卡车,及足够两营三个月使用的子弹、炮弹等军需物资,确保援军快速到位。另外,还需令九边各军加强戒备,若瓦剌敢贸然袭扰,可果断反击,不必拘泥于‘先禀后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