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净化协议……”
这个冰冷的术语在江淮脑中盘旋,像一串无法破解的致命代码。它指向一个超越个人恩怨、甚至可能超越现有超自然认知体系的庞大存在。白薇不再是某个独立的敌人,而是一个系统派出的“执行单元”。她的目标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修正现实偏差”。
而自己,江淮,连同他体内的“种子”,显然就被这个系统判定为需要被“净化”的“偏差”。
这个认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个人面对组织,变异面对秩序,这种不对等的对抗令人绝望。
“契约者,恐惧无济于事。”汐的声音在精神海洋中泛起波澜,带着一种古老的沉稳,“再庞大的系统,其末端执行单元也存在极限和……漏洞。那个‘容器’并非完美无缺。”
“漏洞?”江淮捕捉到了关键。
“她对‘异常’的识别和反应,依赖于那层‘外壳’的感知。而你的‘种子’,恰恰拥有扭曲、模糊这种感知的能力。”汐分析道,“更重要的是,她似乎无法完全确定你的‘污染’是主动散发,还是被动沾染。这其中的模糊地带,就是你的机会。”
江淮冷静下来。汐说得对。白薇(或者说她背后的协议)行事需要“依据”。她不能无缘无故对一个“普通人”动用“净化”能力。她需要确认目标,需要证据。
这就给了他操作的空间。
江淮开始了一场极其危险的舞蹈。他不再完全隐藏自己,也不再主动进行大规模试探。他采取了一种更精妙、更贴近“自然”的策略。
他会有意无意地出现在白薇周围,让自己的气息(混杂着普通人类气息和极其微弱的种子波动)成为她环境中的“背景噪音”。他会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一些略带“非常规”但仍在学术范围内的观点,观察她的反应。他甚至在一次心理学的课堂上,就“集体潜意识与个体异常体验”发表了看法,用严谨的学术语言,包装着对自身处境的隐喻性探讨。
白薇始终是那个安静、优秀、略带羞涩的转校生。但江淮能感觉到,那层“外壳”下的银白色能量流,在他进行这些边缘游走时,会变得更加活跃,如同警戒级别提升的防御系统。
她像一台高精度的探测器,而江淮则在她的探测阈值边缘反复横跳,既让她无法忽略自己的“异常”,又不给她足够的理由启动全面的“净化”程序。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消耗战。江淮必须时刻控制着“种子”的躁动,精确地控制着释放波动的强度和性质,如同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这种持续的精神紧绷和刻意行为,终究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林清许再次察觉到了他的异常。
“江淮,你最近……好像总是在留意白薇?”一次下课后,她犹豫着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记得江淮之前对白薇的冷淡,如今这种若即若离的关注,让她感到困惑和不安。
江淮心中一惊,知道自己的行为还是引起了注意。他无法解释真相,只能再次编织谎言:“没什么,只是觉得她学习很认真,有些问题想和她探讨一下。”这个理由苍白无力,连他自己都不信。
林清许看着他,眼神复杂,最终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但一种无形的隔阂,似乎再次悄然滋生。江淮感到一阵愧疚,他正在将关心自己的人推开,为了保护她,也为了保护自己不堪重负的秘密。
与白薇的这场无声较量,极大地刺激了江淮体内的“种子”。那种渴望“吞噬”净化之力的低语,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清晰。
有时在深夜,江淮甚至会做光怪陆离的梦。梦中,他化身为一片不断扭曲、扩张的黑暗,而白薇则是一团刺眼冰冷的银白之光。黑暗不断试图吞噬光芒,而光芒则竭力净化黑暗。两者相互侵蚀、湮灭,又奇异地相互吸引。
醒来后,他往往感到精神疲惫,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大战。而“种子”传递来的意念,除了渴望,开始夹杂着一丝……兴奋?仿佛这场危险的游戏,正合它意。
“它在适应,契约者。”汐的声音带着警示,“它在适应‘净化’之力的压力,并试图从中汲取‘养分’。这很危险,力量的快速成长往往伴随着失控的风险。”
江淮也感觉到了。他对“种子”的掌控,似乎在这种高压下变得……更精细了,但同时也更脆弱了。就像握着一把双刃剑,用得越熟练,反噬时受伤也越重。
命运的丝线,总在不经意间纠缠。
一天傍晚,江淮为了整理思绪,来到了学校附近一处相对僻静的小公园。他没想到,会在这里同时遇到林清许和……白薇。
林清许正坐在长椅上看书,夕阳为她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而白薇,则站在不远处的池塘边,安静地看着水面,背影在余晖中显得单薄而孤寂。
江淮的脚步顿住了。这是一个极其微妙的场景。两个与他命运紧密相连,却处于完全不同世界的女孩,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