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此时状态难得,初证混元,对天地运行、大道演化与自身之道的感知最为清晰。
即便女娲不提醒,他也会把握这契机,潜心修行。
“那哥哥便好好修行吧。”
女娲起身道。
“妹妹慢行。”
伏羲拱手相送。
女娲微微一笑,未再多言,身形一动,已消失在原地。
伏羲收回目光,再度沉入道境之中,继续参悟修行。
……
洪荒之中,伏羲证得人道混元一事,确已掀起不小的波澜。
毕竟,这是第一尊人道混元,其意义,对整个洪荒而言,非同一般。
这也意味着,除了天道圣人外,除了凭自身法则证道与功德证道之外,还有“人道混元”
这样的证道方式,其位格与天道圣人等同。
如此一来,证道的可能性又增加了几分。
而且,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成功的机率也更大。
毕竟,这是人道所选择的路!
除了人道之外,尚有地道存在,这更让证道希望增添几分。
确实有不少大神通者因此看到了希望,目光灼灼地望向凤栖山方向。
冥河此时心中暗喜!
好!真是太好了!
自己当初的推测与决定果然没错!
人道已有混元诞生,那么日后的地道,也必然会有这一层次的存在来承载。
冥河知道自己不会是第一位地道冥尊,有平心娘娘在前,他自然无法成为首位。
但他并不在意,只要能拥有这个机会便已足够,多等几个元会又有何妨?
他早已等待了万余元会,再多等万元会也无所谓。
冥河根本不计较这些,能够证道混元大罗金仙才是关键,其余皆是浮云。
他欣喜地望了一眼七道轮回盘,随后收回目光,继续参悟修行。
而洪荒之中,关于伏羲证道、人道混元的议论,仍在持续扩散。
……
东昆仑,太清峰。
“天地人三道并立,同位格之下,人道与地道所能承载的顶尖存在,应与天道一致……”
“日后人道与地道所诞生的顶尖存在,将会越来越多,如今只是一个开端……”
太上神色平静,缓缓说道。
元始与通天闻言,神情一凝。
若是立于众生之巅、俯瞰万灵的大能者增多,对他们来说,终归有些影响。
毕竟这一层次的人数增加,多少会带来几分掣肘。
但这样的大势,也非他们能够阻止。
人道混元与地道冥尊,皆是与他们同一位格的存在,他们也无法插手干涉。
“后土娘娘立地道,得大道功德,如今她的位格,已能与老师平起平坐……”
“女娲娘娘亦是如此。
她虽现为圣人位格,但既已执掌人道,这一重身份必然不会长久,恐怕不出多少元会,她便会舍弃圣位,重归混元之身……”
“要知道,女娲娘娘本是先证道,后成圣,再行造人之举……”
太上见他们神色有变,又继续说道。
“什么?!”
元始与通天皆是面色一震!
舍弃圣人之位!
这……
这真的可能吗?
然而细想之下,以女娲娘娘的位格和她对人道的掌控,这或许正是最理想的结局!
此外,还有一点是她与众圣不同的——其他圣人是借助功德成圣的,而女娲娘娘与后土娘娘并非如此,她们是先在自身大道上证道,蜕变为混元之道,才达到如今的境界。
也就是说,即便那些圣人放弃了鸿蒙紫气与圣位,也不一定能成为混元大罗金仙;但女娲娘娘却必然已是混元大罗金仙。
他们之中,至少也要等修为晋至中期、放弃圣位之后,才有可能踏入混元大罗金仙之境。
而目前,显然尚未达到。
因此,女娲娘娘这样做,对她而言只有益处,并无丝毫坏处,也不会带来任何影响。
然而这一步,只有她,也唯有她,能够踏出。
位格不同,道路自然各异!
元始与通天稍一思索,便也明白了这一点。
初闻此言,只是稍感震惊罢了。
“没想到,女娲娘娘竟迈出了这一步……”
通天剑眉微扬,沉声说道。
“娘娘的位格毕竟不同,可与老师平起平坐,若仍居圣人之位,确实不太妥当。”
元始肃然道,他对这些事看得分明。
“娘娘情况特殊,我等不必过于在意,自有她自行决断。
但我们需看清一个问题:娘娘舍弃圣位后,那道鸿蒙紫气将如何处置?”
“我等既已立教,日后自当开山收徒。
若教中能出双圣……”
太上说到此处,深邃眼眸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
元始与通天闻言眼前一亮,面露喜色。
是啊!这可是莫大的机缘与好处!
若一门能出双圣,局面就大不相同了。
这与西方那旁门八百、道途艰难的情况迥异,东方三清乃是玄门正宗,道途自然顺畅,不可同日而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