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生产的圆满成功给“青燕服装加工厂”注入了强劲动力,3款基础款产品98%的合格率让苏青底气十足。批量生产的产品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打通销售渠道是关键——仅靠之前定制业务的零散客户远远不够,必须建立稳定的批量销售网络,让产品走进更多店铺、抵达更广阔的市场。
苏青的思路很清晰:以本地市场为根基,先巩固与老合作伙伴的关系,再拓展二级批发商,形成“工厂→核心经销商→二级批发商”的销售链条,既保证销量稳定,又能快速回笼资金。她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渠道拓展清单,第一站就瞄准了合作多年的镇供销社。
镇供销社是小镇及周边村庄最具影响力的零售渠道,覆盖人群广、信誉度高,之前苏青的定制业务就曾通过供销社推荐获得不少订单。苏青带着3款基础款的样品和试生产的质检报告,一早便来到供销社。负责人王主任看到设计简约、做工精良的碎花连衣裙、条纹衬衫和牛仔裤,眼睛一亮:“苏老板,你这工厂生产的衣服就是不一样,比之前手工做的更规整,面料也厚实。”
苏青笑着介绍:“王主任,这是我们工厂试生产的产品,用的都是优质棉麻、府绸面料,耐洗抗皱,适合日常穿。现在批量生产,价格也实在,连衣裙批发价10元/件,衬衫8元/件,牛仔裤12元/件,比你从县城进货便宜2-3元,利润空间很足。”
王主任拿起条纹衬衫仔细翻看,针脚均匀、领口挺括,确实比市面上同价位的产品质量好。他心里盘算着:小镇及周边村庄的居民大多偏爱性价比高的日常装,这些款式百搭实用,价格又有优势,肯定好卖。“我先订100件连衣裙、150件衬衫、50条牛仔裤,你先送货过来试试销量。”王主任当场拍板,“如果卖得好,以后每月固定进货,咱们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苏青大喜过望,当场与供销社签订了首批供货协议,约定送货上门、验收合格后付款,滞销产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可退换。这是工厂的第一笔批量供货订单,总金额达3200元,让苏青更加坚定了拓展渠道的信心。
离开供销社,苏青马不停蹄地赶往县城百货大楼。县城是区域消费中心,百货大楼是当地最繁华的零售场所,能进驻这里,不仅能提升销量,还能打响“青燕服装”的品牌知名度。百货大楼的采购经理李经理是个谨慎的人,看过样品后没有立刻决定,而是提出要先拿20件连衣裙、30件衬衫放在专柜试销,观察一周销量再谈合作。
苏青爽快答应,她知道这是进入高端零售渠道的必经之路。为了让产品更具吸引力,她特意给试销的产品搭配了简单的吊牌,标注“青燕服装·优质面料·精工制作”,还承诺试销期间提供补货保障。没想到试销第三天,李经理就主动打电话:“苏老板,你家的衣服卖得很好,尤其是碎花连衣裙,已经卖出去15件了,顾客都说面料舒服、款式好看。你明天带合同过来,咱们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我每月订200件连衣裙、200件衬衫、100条牛仔裤。”
与县城百货大楼的合作敲定,批发价与供销社一致,还约定了每月补货两次,确保货架不断货。这意味着工厂每月仅这两个核心渠道就能稳定出货750件,带来近8000元的销售额,足以覆盖工厂的基本运营成本。
核心渠道稳固后,苏青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周边市场。邻县人口多、乡镇密集,服装需求旺盛,但缺乏大型服装厂,很多摊贩都要从外地进货,运输成本高、到货周期长。苏青决定发展二级批发商,与邻县的服装摊贩合作,让他们成为“青燕服装”的区域代理,按更低的批量批发价供货,再由他们零售或分销给更小的摊贩。
苏青挑选了邻县县城和两个大镇的3位实力较强的服装摊贩作为首批二级批发商。邻县县城的张老板经营服装摊多年,人脉广、销量大,他看到苏青的产品后,立刻表示:“你这衣服质量好、价格低,我在邻县能帮你铺到5个乡镇的摊位。但批量进货得多给点优惠,我每次订500件以上,连衣裙能不能9.5元/件,衬衫7.5元/件?”
苏青核算了成本:批量订单越大,面料采购和生产的边际成本越低,给二级批发商适当让利,能快速打开市场,很划算。她与张老板约定:单次进货500件以上,享受批发优惠价;累计进货1000件,再返还5%的货款作为奖励;工厂负责送货上门,货物出现质量问题无条件退换。张老板当场签订协议,首批就订购了300件连衣裙、200件衬衫、100条牛仔裤,成为工厂最大的二级批发商。
另外两位乡镇摊贩也纷纷签订合作协议,虽然单次进货量不如张老板,但覆盖了邻县的偏远乡镇,让“青燕服装”的销售网络进一步延伸。苏青还制定了统一的分销政策,避免不同批发商之间恶意压价,维护市场秩序:所有二级批发商的零售指导价统一为连衣裙18-20元/件、衬衫15-16元/件、牛仔裤22-25元/件,保证批发商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同时让消费者享受到性价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