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夜幕温柔地笼罩着林家大院。与张叔家那紧张刺激的一夜不同,林家显得格外宁静。林远征正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戴着老花镜,就着台灯的光晕翻阅一本泛黄的《资治通鉴》。夫人周蕙则在一旁的沙发上织着毛线,电视里播放着轻声的戏曲。
桌上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打破了这份静谧。周蕙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儿子林默。
是小默。她笑着对丈夫说了一句,随即接起电话,按下了免提键——这是老两口的习惯,但凡儿子来电,总要一起听。
妈,爸,睡了吗?林默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背景里依稀能听到便利店开关门的声和模糊的人声,显然还在工作。
还没呢,刚过九点,哪那么早睡。周蕙语气轻快,你张叔下午来了,提了一大堆水果,非要感谢你,说是天大的恩情。我和你爸推都推不掉。
电话那头,林默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张叔太客气了,邻里之间,帮点忙是应该的。
帮忙?一直沉默的林远征忽然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久居上位的审慎,你张叔说,昨晚先是特警到了,然后是市政府秘书长和公安局副局长,今天早上,鼎盛集团的赵鼎盛也亲自登门道歉。
林远征放下手中的书,老花镜后的目光锐利如昔:你张叔还说,今天王明远秘书长私下跟他透露了一句,这件事,是刘建明书记亲自过问的。
电话那头,林默那边便利店的嘈杂声似乎瞬间远去,他沉默了两三秒。这短暂的沉默,让周蕙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毛线,林远征的背脊也挺直了些。
小默,周蕙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试探,压得很低,仿佛怕被外人听去,你......你认识刘书记?就是那个,经常在青州新闻里出现的......刘建明书记?
问出这句话,周蕙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刘建明,那是青州市的一把手,是经常在电视上出现,决定着整个青州发展方向的大人物。而自己的儿子,只是在江城一家便利店打工的普通年轻人。这两个世界,本不该有任何交集。
林远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但他紧抿的嘴唇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比妻子想得更深。刘建明是他当年的旧部不假,但以他对儿子的了解,林默性格极其独立要强,从不屑于借助父辈的关系。更何况,为了张叔家的事去动用刘建明这层关系,这其中的分寸和代价,林默不可能不清楚。
电话那头传来了林默平静无波的声音,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嗯,算是认识。
算是认识?
这个轻描淡写的回答,让书房里的空气几乎凝固。
周蕙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睛瞪大了。算是认识?一个便利店店员,怎么能用如此平淡的语气,说出刘建明书记这样的话?
林远征的眉头深深皱起,他沉声问道:小默,你跟爸爸说实话,你怎么会认识刘书记?又为了张叔家的事去找他?
他的语气里带着父亲的担忧和审视。他了解官场的规则,更了解刘建明如今的地位。能让刘建明如此迅速且强势地介入一件具体的拆迁纠纷,绝不仅仅是那么简单。这背后,儿子到底付出了什么?或者,承诺了什么?
林默似乎早就预料到父母会有此一问,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任何波澜:
爸,妈,你们别多想。就是以前偶然的机会,我帮过刘书记一点小忙。这次张叔家的事,我也就是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没想到刘书记这么重视。
又是一点小忙。
周蕙张了张嘴,想问是什么能换来市委书记如此大的一个人情,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了解儿子,他不想说的,谁也问不出来。
林远征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他靠在太师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扶手。他想起儿子这些年在江城的,想起他宁愿在便利店打工也不愿接受家里或旧部安排的优渥工作,再联想到今晚这个关于刘建明的电话......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儿子在江城,恐怕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租客那么简单。他所处的世界,所接触的层面,或许远超出他们做父母的想象。
小默,林远征最终没有追问,只是语气凝重地叮嘱道,刘书记身份特殊,你和他交往,要懂得分寸,不要给人添麻烦,更不要......卷入不该卷入的是非。
他话中有话,既是关心,也是提醒。特别是想到今天赵鼎盛离开时那阴沉的脸色,林远征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爸,我知道的。林默的声音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我有分寸。你们放心,就是普通朋友之间的正常往来。
正常往来?和市委书记做普通朋友?周蕙只觉得脑子有点乱。
好了,妈,爸,我这边还有点忙,要招呼客人了。你们早点休息,不用担心我。林默那边传来了顾客询问价格的声音。
哎,好,好,你忙,你也注意身体,别太累。周蕙连忙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