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者不杀!周勃的重甲兵团如铁壁推进,尚未经历十年战火淬炼的楚军纷纷弃械跪地。
场中唯剩两人挺立——桓奇的剑尖遥指项羽,项羽的眼中唯有桓奇。
两位当世豪杰终究不能并肩,唯余生死相搏。
青铜剑划出凄艳弧光,桓奇踉跄后退,鲜血从嘴角汩汩涌出。
项羽将剑刃横在颈间,忽见城头两道倩影——虞姬的罗裳在风中翻飞如蝶。
柴髙眯起眼睛,这出霸王别姬,竟与他所知的历史截然不同。
柴髙望着项羽轰然倒地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恍惚。
大秦末年最负盛名的三位枭雄,竟都终结于自己手中。
指鹿为马的赵高毙命于自己剑下,开创大汉的刘邦命丧自己计谋,如今这位 ** 风云的西楚霸王也倒在了自己面前。
柴髙的面容浮现出复杂的情绪,这一切恍若梦境。
启禀中丞,项伯、项梁已束手就擒,如何处置?曹天行抱拳行礼,眼中满是钦佩。
这位大人的谋略实在令人叹服——调虎离山诛杀刘邦,引蛇出洞剿灭项羽,兵不血刃连夺两县疆土。
若给他百万雄师,恐怕匈奴当真要亡族灭种。
不必押来了。
柴髙摆手道,此二人必须处决。
原本我想收服项羽共抗匈奴,可惜他始终不明白,无论楚人秦人,都是中原儿女,为何不能同心协力开疆拓土?大丈夫生于天地间,难道不该为苍生打下一片浩瀚山河?
他缓步走向被俘的将领,逐一解开绳索。
走到桓奇面前时,突然驻足:诸位难道就甘心在这弹丸之地争斗不休?为了区区权柄,值得赔上性命吗?何不随我出塞,纵马踏平贺兰山!
《壮志凌云》
怒发冲冠,凭栏望断潇潇雨。
仰天长啸间,壮志如烈焰。
三十功名化尘土,八千里路伴云月。
莫等闲、虚度少年时,空悲切。
胡尘未洗,男儿恨难消。
驾战车,直捣贺兰缺。
饥餐胡虏肉,笑饮匈奴血。
待重整山河,朝天阙!
柴髙深知,这个时代最深的仇恨莫过于民族存亡之争。
异族铁骑一旦南下,等待中原的将是灭顶之灾。
元清之祸,绝不容重演。
只要我柴髙一息尚存,定要尔等异族永世臣服!他对着苍穹发出震 ** 吼。
后世史家始终不解,为何那些桀骜不驯的将领都甘心追随柴髙。
唯有亲历吴县之战的人们才明白,当日那首铁血战歌与这声怒吼,让天下英豪三十年生死相随,共同打下了万里疆土。
后世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就此诞生,尽管历经无数动荡,最终连漂流海外的一支族群都征服了南北美洲。
整片大陆真正融为一体,除却冰封的南极洲,这片土地的主宰者终于有了统一的称谓——人类。
尺之智谋冠绝天下,这句自大秦立国之初流传的评语,此刻正映照着端坐吴县府衙的那位主人。
项羽虽亡,善后事宜却堆积如山。
此地本需贤能之士治理,眼下倒真有个合适人选被推选出来。
自然不会是范增——这位谋士必须随军同行,绝不容其滞留地方埋下祸根。
萧何同样不能留在沛县,这位治国能臣注定要随军远征。
日后柴髙推行教化,少不了这位后勤能手的支持。
因此这些人才一个都走不得,县城仍需称职的县丞,谁堪此任?
柴髙心中倒有个出人意料的选择:楚怀王芈心。
此人前段时日表现尚可,至少未与项梁同流合污,勉强算得上合适人选。
其家产早被项羽搜刮殆尽——否则项家骑兵的战马从何而来?说来这位芈公子也算奇才,之所以拒绝资助项羽,皆因其庄园蓄养着大批军马。
若说此人毫无异心,连柴髙都不信。
不图谋不轨,养那么多战马作甚?不过眼下他确实安分守己,柴髙也不打算取其性命。
将其调往沛县与刘邦亲族周旋却是必然。
反正刘氏部分家产要充公,芈公子的积蓄也被项羽吞没,赐他何处田产有何区别?
这位芈公子倒也豁达,获得部分补偿后欣然赴任。
可吴县空缺又当如何?此事倒让柴髙有些踌躇。
其实解决起来并不困难,就地选拔即可。
县丞虽是要职,却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确实需要能人担纲。
经乡绅举荐,名为张耳者进入视野。
乍闻此名,柴髙险些下令立斩——此人原是陈胜帐下叛将。
当初违抗陈胜军令私自率部脱逃。
不过如今他已无此机会,陈胜吴广的 ** 火苗早被柴髙彻底掐灭。
对此人柴髙自然存疑,需严密考察三日。
所幸其表现尚可,暂且准其留任。
柴髙平息战乱后并不急于返回,反正要等待萧何到来,索性安心留下。
他安抚了手下降将,承诺既往不咎,尤其对钟离昧(桓奇)格外关照,直言始皇帝当年并未真要杀他,若回去顶多降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