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日久,虞姬早知这位大人对自己有意,只是心中似乎仍有难以跨越的障碍。
倒是韩信看出柴髙的为难,起身行礼禀报:大人吩咐寻找的刻章与木雕匠人已悉数召集,共五百六十七名,皆已暗中通知,未惊扰众人,请中丞示下。
柴髙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此事须早作安排,不能等定稿后再着手。
如今韩信任咸阳令,办事自然便利。
既然匠人已备齐,正好可着手试验。
韩信,能否即刻请几位顶尖木雕师傅前来?
柴髙并非不信任韩信,只是想确认这些匠人能否实现自己的构想。
韩信当即放下酒杯前去安排。
等待间隙,宴席照旧,只是柴髙发觉李戡目光闪烁,似有心事。
李戡,受封后你总独来独往,近日在忙什么?
大人再不管管他,奴家便去道观出家了!
虞姬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柴髙这才发现她不知何时躲在了自己背后——原因不言而喻。
连李斯对此都无可奈何,《大秦令》中并无相关禁令,只能干瞪眼。
虞姬,莫非你对这傻小子有意?
柴髙仍想撮合二人。
李戡虽非盖世英雄,却也是良将之才,前程可期。
既然此世项羽已亡,他也不会再殒命霸王枪下,或许能得享天年。
(
李戡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柴髙作为虞姬的主人,只要他愿意将虞姬让出,只需向始皇帝提一句,这件小事便能轻松解决。
虞姬语气坚决地说道:“大人明白我的心意。
我虽出身平凡,但若要嫁人,必是举世无双的英雄。
除了中丞这般人物,其他人我宁死也不会嫁。
”这番话彻底断了柴髙的念想,而李戡则神情低落,却也算不上伤心,反倒让柴髙觉得有些好笑。
这个时代的女子地位虽比后世稍高,但也有限。
不过,像虞姬这样在相府任职的女子,身份已算尊贵,旁人自然不敢 ** 她。
扶苏等人见状,纷纷调侃李戡。
他们本就是生死之交,李戡也不会因此翻脸。
柴髙无奈道:“虞姬,你这是何必?我不过是个普通人,怎配得上你这般天仙似的 ** ?况且我已娶妻,你若进门,只怕要受委屈。
”
虞姬却凑近他耳边低语几句,柴髙这才明白,原来她的接近竟是巴嫱默许的。
看来,稍后得好好“审问”一下自家夫人了。
还未等他继续追问,李斯便略显尴尬地开口:“中丞,我们答应陛下的义务教育之事,只剩不到四个月了。
若不尽快找人抄写教材,恐怕难以按时完成。
届时按大秦律法,我们几个都要受罚降职。
”
李斯虽觉唐突,但此事确实迫在眉睫。
这个时代能胜任抄写的人本就不多,还得愿意做这份枯燥的差事。
大秦推行义务教育,教材需求量极大。
若不立即行动,必然来不及。
粗略估算,至少二十万孩童需要接受教育——这还未计入女孩的数量。
尽管柴髙尽力争取,但扭转世人对女子的偏见仍需时日。
或许,只有出现一位像花木兰那样的女英雄,才能为变革打开缺口。
转回正题,每个孩子需要三本书,总计需六十万册。
如此庞大的数量,即便严格执行也要耗时一年,更遑论其他办法。
每次向柴髙提及此事,他总是敷衍推脱,从未真正解决。
这次李斯下定决心要逼他表态。
此事不必着急,我正在周密考虑,总要思虑周全才好答复。
见柴髙这副懒散模样,李斯恨得咬牙切齿。
不料虞姬揭穿了柴髙的底细:李斯大人莫看我家老爷推脱,其实早有准备。
前几日听夫人说,大人已托巴家家主巴季备好了抄书用的油墨。
好个丫头,竟敢出卖主子!这般伶牙俐齿,不如进我李家门算了。
柴髙大笑。
虞姬这才发觉失言,本欲为主表功,反落了个卖主求荣的名声。
且不说虞姬羞红着脸拽着柴髙撒娇,李斯总算放下心来。
咸阳武夫众多,善书者却少。
此次能召集两千抄书人已属不易,若在郡县恐怕连百人都难觅。
日后还需开设培训,这事就交给范增老先生了。
召集人手只是第一步,还需短期培训。
毕竟识字者有限,即便最快速度,每人每月不过抄十本,两千人三个月完成已很紧张。
不必着急。
我们要做的是百年大计,当务之急是完善书稿内容。
至于印制事宜,我已有安排。
柴髙想推开怀中的虞姬,这丫头却紧抓不放。
他只得由着她,但对抄书之事另有见解:
人工抄写弊端太多:耗时费力,易出错漏,校对又费工夫。
况且众人笔迹参差,难及李斯大人原稿精妙。
依我之见,只需用李大人的原稿即可。
李斯被柴髙的话气得够呛,就算他写字再快,也不可能完成这么多文稿的抄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