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重在处世原则,品性重在性情修养,品格重在行事风范。
殿内寂静无声,众臣皆知此事已非寻常震怒可解。
有人暗自窃喜:柴髙平日威风,如今竟犯此糊涂?皇帝赐婚却寻拙劣借口推拒,岂非自寻死路?
李斯亦感困惑。
从柴髙言谈可知,陛下早知其有妻室,为何仍强逼应婚?
丞相可知柴大人府上那位如夫人名讳?
萧何似有所悟。
他们常往柴府,虽不知柴髙究竟几位妻室,但确知至少有二。
只是那位如夫人之名,众人皆不知晓,故萧何低声询问李斯。
李斯蓦然警醒。
那位如夫人总觉面善,但因是内眷不便深究,平日少见也未在意。
此刻目睹陛下逼婚,顿悟那必是公主——若非如此,身为人父的嬴政岂会如此反常?
看来父母为子女计深远,柴髙确是良配,陛下不过想为爱女谋得更稳妥的保障。
柴髙!尔当朕不敢斩汝?这道圣旨专为尔备,接是不接!
此乃嬴政底线:公主既许便无收回之理,若柴髙尚有良知自当接旨,余事容后再议。
他深知柴髙机敏,断不会当场令君难堪。
如此,巴氏女子亦当明白与公主的云泥之别。
即便她是正妻,也绝不敢苛待我女儿,这样女儿的终身幸福就有保障了。
虽说朕是君王,但也不想为此事与最倚重的臣子生出嫌隙。
从这件事便能看出柴髙的为人。
能在这种关头守住底线的人,绝不会背弃信义。
倘若朕真有不测,只要柴髙在,大秦基业就在;有他辅佐,扶苏的江山便能稳固,更不必说朕的孙辈了。
到那时,柴髙必是太孙的太傅。
这老顽固如今尚且如此执拗,将来定会拼死护佑朕的子孙。
三代之后,若这老家伙还在,必是 ** 的太傅。
有这般恪守原则的老臣坐镇,大秦绝不会偏离正道。
说来倒有些羡慕那大宋皇帝,麾下尽是忠臣良将,只可惜君主太过庸懦。
陛下,臣领旨......
嬴政神色稍霁。
这柴髙总算没蠢到家,终究是懂朕心意的,这番心思没白费。
公主温婉贤淑,臣求之不得,岂会不动心?只是陛下知晓臣当初的心意,恳请陛下再下一道旨意,允臣双喜临门。
** ,好大的胆子!娶一位公主还不够,竟还想再添一房?这柴髙简直贪得无......
陛下!此贼大逆不道,当立即处斩!冯去疾急红了眼——自家儿子年轻有为,陛下怎就视而不见?偏将这恩典给了这厮!
冯相,陛下既已下旨招驸马,若此刻杀他,公主当如何自处?莫非要让陛下失信于天下?李斯慌忙跪谏。
横竖都是嫁,断不可 ** !若柴髙死了,女儿岂非成了寡妇?虽说帝女不愁嫁,可终究有损声名。
柴髙,你信不信朕今日便诛巴家满门?
始皇帝神色微妙。
李斯却瞧出端倪——陛下分明是惊喜交加,只是不解其中缘由。
莫非是因觅得佳婿?
臣信。
但臣更信陛下乃千古明君,比臣更懂中州男儿的血性。
故斗胆请陛下恩准。
哗——满朝哗然。
这中丞大人当真胆大包天,竟要来个双喜临门!
好一个柴髙,朕可不愿当那昏聩之君。
不过你这小子也别指望其他赏赐了,朕准了你的请求,拿着圣旨去筹备婚事吧!
始皇帝展颜一笑,今日不仅目的达成,更有意外之喜。
这来自后世的青年,骨子里竟流淌着如此炽热的中原男儿血性。
如此看来,他所言非虚。
若多几个这般能振兴大秦的才俊该多好,横竖膝下公主众多,再许配几个也无妨。
柴大人,接旨吧。
大人呐,可叫咱家提心吊胆了好一阵。
中丞大人的脊梁当真硬得很,咱家差点就要跪拜了!
赢磊作为皇帝近亲,这中车府令当得比赵高更得圣心。
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如柴髙这般顶撞陛下。
方才拟旨时,他还提醒过陛下。
谁知始皇帝竟与他打赌,断言柴髙必会接旨,但定有条件。
果不其然,全被陛下料中。
臣遵旨。
这场婚事定当办得风风光光,绝不让公主后悔下嫁。
陛下放心,微臣必令所有人引以为荣。
哪个少年不憧憬婚礼?柴髙也不例外。
至少他清楚,前世设计的那些婚礼构想,如今都能实现了。
那个世纪未完成的婚礼梦,这一世定要圆满。
或许这就是天意,连前世的新娘也穿越时空而来,成就双喜临门的美事。
柴髙,朕还以为你不愿娶公主呢。
若真如此,朕可不答应。
始皇帝满面春风。
他明白,所求皆已如愿。
女儿不会受委屈,柴髙又是个可靠之人,自己总算能安心了。
陛下误会了。
能尚公主,微臣欢喜都来不及,岂会不愿?此乃臣毕生之幸,断无推辞之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