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情况属实,大秦的土地兼并已到危急关头。
若不向外扩张,恐怕迟早会民变四起。
柴髙,此言当真?诋毁开国功臣可是死罪!你要知道大秦能有今日......
陛下,大秦的今日是他们的祖辈打下的江山。
但臣斗胆问一句:大秦的明天在哪里?
嘶——连赢磊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问题直指要害。
嬴政陷入沉思。
照此趋势,即便自己长生不死,不出百年,大秦疆土也会被这些蛀虫蚕食殆尽。
孟明杰人呢?怎么还没到?火速传召,命他即刻带着记录进宫!
始皇帝真急了。
他决心趁自己在位时解决这个危机,绝不能把烂摊子留给子孙。
后世若遇平庸之君,哪有魄力对付这些权贵?
臣孟明杰奉诏觐见!
孟明杰一路小跑进宫。
他对此次召见心知肚明,幸好近日将所有数据都誊抄在纸上。
若非如此,怕是要用几十头牛才能拉来那些竹简——这事还得感谢中丞大人。
孟明杰,老秦人土地兼并如此严重,为何无人禀报?你们难道不知其中危害?
“陛下明鉴,此事微臣实在冤枉。
五年前起,臣每年都向陛下禀报各州郡耕地缩减之事,当时便已提及上党地区的状况,只是陛下……”
孟明杰欲言又止,始皇帝心下了然。
作为老秦人,孟明杰不便直言其中隐情。
“朕明白了。
若放任不管,无地流民必生祸乱,大秦江山岂能毁于此?来人,请穆公剑!”
孟明杰闻言浑身一颤。
穆公剑虽世代相传,却从未真正动用过。
“穆公剑?臣倒是头回听闻。
”柴髙面露疑惑。
他虽知秦穆公乃春秋明君,但相较始皇帝,终究稍逊一筹。
“昔年穆公恐后世臣子居功自傲,特留此剑。
凡危及大秦社稷者,持剑者可先斩后奏。
若需调兵,两万以内无须请旨!”
“如此利器,堪比天子剑!”柴髙不禁感叹秦穆公的深谋远虑,亦对大秦律法之严密有了新认知。
在这封建时代,自无巡回法庭之说,至于是否会设八府巡按之职,柴髙并不乐见——权力细分虽好,却需提防冗官之弊。
“陛下,那些人又在宫外喧哗,求见圣驾!”赢磊匆匆闯入,恰似火上浇油。
嬴政再不迟疑,将穆公剑赐予柴髙。
“朕不多言。
若此次土地清丈再有差池,你便以此剑自决!”始皇帝面沉如水。
这些老秦人肆意妄为,实乃自取 ** 。
“臣领旨。
然臣有一请,望陛下恩准。
”
见始皇帝颔首,柴髙续道:“陛下可知‘三人成虎’?臣行事期间恐遭非议,恳请陛下待清丈完毕再作定夺。
另,各项工程已近尾声,臣建议即刻启动运河招标。
”
始皇帝微微点头。
运河工程关乎国运,幸而寻访的官吏已觅得李冰之子,此人亦愿为秦效力。
更妙的是此番并非父子二人,而是五名冯家男丁齐出,胜算大增。
看来史册对柴髙的记载未必全然可信。
朕倒要抢先做完后世之君该做的事。
不过爱卿所言那终极运输器物,朕可有缘得见?
陛下可记得人心自有公论这句老话?
柴髙暗自莞尔。
始皇此举确与后世隋炀所为无异,却不知史家何以对杨广口诛笔伐。
莫非大唐之前的浩大工程当真不易施行?
且退下吧。
自今日起,弹劾你的奏本朕都会留着。
放心去做,记牢穆公剑的用法,莫再来寻。
这段时日,朕怕是要被那些聒噪之辈烦扰不休。
始皇虽预见到 ** ,却仍低估了柴髙手段。
待双方较量落幕,他才出面收拾残局。
禀陛下!那群老秦人又在宫门詈骂中丞!若此刻中丞出宫...
无妨,臣这就潜行归府。
时辰尚早,正好安枕。
想起虞姬含嗔的眉眼,柴髙心头微动。
但夜已深,还是去赢英处妥当,终究是自家夫人,诸事便宜。
可恨!昔年其祖为秦室效死,如今这群人却只谋私利!
始皇怒拍案几。
孟明杰呈上的数据令他洞若观火。
朕不吝赐予功臣后裔殊荣,但若任其猖獗,大秦基业岂不...
陛下息怒。
中丞自有对策。
待清丈完毕,国库充盈,治水大业便指日可待。
臣请先查上党与老秦故地。
啃下这两块硬骨头,余者不足为虑。
孟明杰闻言暗凛,决意警告族人:若敢阻挠清查,休怪他大义灭亲,将其逐出宗谱。
立国之初必有阵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本是天道,然这荫庇——终须有个限度。
柴髙已记不清这是后世哪个年代的人说过的话,但眼下正是他偿还这些老秦人功绩的时候,其余账目也会逐一清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