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帝又问:“既然组建军队之事有眉目了,那八州之中我们先收复哪一处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青龙帝的目光看向姒启,姒启与他对视片刻,而后用眼神向一旁的谭思成示意了一下。
青龙帝转过头,看着正在沉思的谭思成,问道:“丞相认为我们当先攻打何处?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徐州吗?”
谭思国微微颔首点头,随后指向一旁巨大的地图,缓缓说道:“微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我们当先攻打徐州。虽说徐州的铁矿和煤矿资源不算丰富,但徐州乃是帝都的门户。只有收复徐州,我们才能对七州失地形成俯瞰之势。收复徐州之后,微臣还提供了另外三个选择!上策是攻打扬州,如此一来,待到春天,我们便可在当地耕种,不至于在第二年陷入粮食危机。中策是攻打中原豫州,那里是士族名门世家的发源地,一旦收复,我们便能获得士族阶层在经济上的支持。下策是攻打北方的兖州,那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姒启一听兖州矿石丰富,上前问道:“兖州的矿产很丰富吗?都有哪些矿呢?”
谭思国心中暗忖:好家伙!我都说是下策了!你这小子不会是想去兖州吧?虽说工业重要,但粮食和钱财也不可忽视啊!
但他表面上依旧镇定自若地回答:“微臣曾在兖州各县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县官。那地方山峦低矮,人口稀少。不过却盛产银矿、铜矿、铁矿和煤矿,听闻平日里有修仙者在那里挖掘硫磺矿石,朝廷在那边也有不少产业……据说还有灵石矿,有灵石矿的地方,修仙者定然不少,甚至不乏金丹期的高手!”
姒启坚定地说:“既如此!那我们便先夺取徐州,打开门户,再攻打兖州!如何?金丹期我们又不是没有!不怕他!”
谭思国面露纠结之色,问道:“这……矿产当真如此重要吗?”
姒启神色严肃,郑重地点点头,不容置疑地说道:“是极为重要!我们如今的发展依赖于火器。而火器的发展离不开矿业,我们每次出兵都应优先考虑对发展有利的地方,依照此原则,若不优先收复兖州,那么这一次出兵的成效将会大打折扣!”
谭思国说:“既然如此重要,那微臣有一计策献上!”
姒启拱手请教:“请丞相明示!”
“诸位请看地图,兖州实际上就在青州北面。但与青州隔江相望,白虎国必然在江边派驻重兵把守!倘若我们的海船北上至东渚、苗岛,在铁矿之城莱芜城登陆,夺取曲阜,奇袭兖州府城!届时兖州群龙无首,必定陷入大乱!然后我们再大军安稳渡江,横扫兖州!”
“此地的矿产图您可有?”
“我会为您标注出来,其中矿产最多的地方应该是莱芜和兖州府!”
说罢,谭思国弯下腰,在一张小牛皮地图上仔细地将各个矿产的位置标注出来,随后又将行军路线额外标示清楚。接着,他将地图递给了姒启,姒启接过地图看了看,确认无误后便收入囊中。
得知兖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姒启的神情明显轻松了许多。他对青龙国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年少时一心专注于修仙,如今真正需要用到这些知识时,才惊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信息是如此匮乏。
姒启点头道:“既如此!那我们便这样决定,先打徐州,再打兖州!”
青龙帝也表示赞同,随即说道:“好!既然皇弟如此有信心,那就择日出征!朕即刻拟旨,封你为征夷大元帅,花忠老将军为征夷大先锋,京畿营全城兵力任你挑选!”
一切安排妥当后,姒启告别了青龙帝和谭思国。
姒启与花汐一同回到青州王府时,已近深夜十一点。本想小憩片刻,却发现桌上堆满了一米来高的折子。这些折子皆是十院各个部门的工匠上报的技术难题。由于他无法时刻驻守工厂,且各工厂分布在不同地方,每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都会遭遇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于是他安排了10个识字的人常驻各厂,记录问题后每日送回青州府。
花汐望着堆积如山的折子,轻皱着眉头,轻叹一声道:“姒启哥哥,你今日已然十分疲惫,几乎未曾合眼,不如明日再回复吧。”说着,她轻轻拉了拉姒启的衣袖。
姒启饮了一口水,缓缓在案桌前坐下,神色凝重中透着一丝坚毅,目光深邃地说:“我们的时间紧迫!然而工业的发展仍需时日,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迈入下一个工业时代用了100年,可我们最多只有2年!”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这2年里,我们需要制作大量的材料,提升机床的精密程度。如此才能制作多样化的零件和复合钢材、化学物品、磁铁、复合钢材以及石油等,尤其是石油,它对电力时代的发展影响极大!一切远非想象中那般简单,在工业领域,一种原料短缺或许能用同位素原料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工艺无需升级,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一切还得依据现有的技术和生产力。毕竟我们的敌人是这世上最为强大的存在,仅靠一人之力难以抗衡。”姒启微微仰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