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棚的成功搭建,如同在夏邑村的冬日里点燃了无数个小太阳,绿意盎然的内里与棚外日渐萧瑟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木薯、再生稻的接连丰收,再加上高产稻的种植,还有这冬日里依旧能产出蔬菜的神奇棚子,确实让大周百姓暂时摆脱了饿死的阴影。
但一个新的、同样严峻的难题,随着北风一次次加强的呼啸,摆在了所有人面前,寒冷。
这一天,天气愈发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寒意,仿佛能穿透厚厚的棉衣,直往骨头缝里钻。
太子姬诚裹紧了他那件华贵的紫貂皮大氅,依旧觉得脖颈里灌风,他缩着脖子,快步钻进了夏家那座最大的玻璃大棚。
夏元一在这个世界待了这么多年,夏邑村这边的天气有点像粤省,一天冷,一天热的那种。
今天还在穿棉袄呢!
明天就要穿短袖了。
一进棚,温暖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让他冻得有些发僵的脸颊瞬间舒缓开来。
棚内,夏元一正挽着袖子,小心地给几株越冬的辣椒苗浇水,动作细致温和。
夏依依则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好奇地看着哥哥的动作,时不时伸出小手指,想去碰碰那翠绿的叶片,又被夏元一用眼神制止。
“啊,活过来了!”
姬诚夸张地长舒一口气,搓着双手:“老夏,你这棚子真是洞天福地!外面那风,跟刀子似的,我这貂裘都快成摆设了。”
夏元一放下水瓢,拿起布巾擦了擦手,温和地笑道:“你这个家伙还说是武者,竟然还这么怕冷,真废···”
“你这话就不对了,怎么就废了,我怎么就废了···”姬诚很不服的走到夏元一身边,脸上那惯常的嬉笑神色收敛了几分,然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凝重。
“老夏,你是不知道,如今靠着你的稻谷和薯类,百姓们勉强能填饱肚子,饿死的人少了。
可这冬天……难熬啊!尤其是北地各州,奏报上说,每年冻毙者,依旧不计其数!茅屋难以御寒,柴薪昂贵,许多贫苦人家,只能一家老小挤在四面透风的屋子里,靠一身正气硬抗……唉。”
他叹了口气,眉宇间染上一抹忧色:“吃饱了肚子,却要冻死在冬天,这……这让我这监国太子,心中何其难安!老夏,你脑子活,点子多,连这能让冬日长菜的琉璃棚都能造出来,可有法子,帮天下百姓度过这严寒之苦?”
夏依依听到冻毙二字,小脸也白了白,下意识地往哥哥身边靠了靠。
就连在棚子另一头整理菜畦的小竹,也停下了动作,担忧地望了过来。
夏元一看着姬诚难得流露出的真切忧虑,目光温和。
他沉吟片刻,走到棚边,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缓缓开口:“你说的这个倒是个问题,御寒之法,现在就那两种,一个是改善房屋,使其更保暖,另一个便是找到更多、更耐烧的取暖之物。”
“改善房屋?谈何容易。”
姬诚摇了摇头的道:“寻常百姓家,土坯茅草顶已是常态,难不成全都推倒了盖砖瓦房?国库可没那么多银子。”
“未必需要推倒重盖。”
夏元一转过头,眼中带着一丝回忆的神色:“我可以砌火炕···”
“火炕?”姬诚和夏大柱等人都不由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嗯!”
夏元一点头,随手拿起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了起来,“便是在屋内,用土坯或砖石盘砌一个中空的台子,留有灶口和烟道。
做饭时,烟火不直接排出,而是蜿蜒穿过这炕体的烟道,最后才从烟囱出去。
如此一来,做饭产生的热量,便能将这整个土炕烤得暖烘烘的。
人睡在上面,如同睡在暖炉之上,一夜都不会冷。
而且,这火炕建造不难,材料也易得,土坯、砖石皆可,只需稍改灶台和烟道即可。”
姬诚听得眼睛越来越亮,蹲下身仔细看着夏元一画的简易图:“妙啊!这样一来,百姓们每天生火做饭,便能顺便暖了床榻,几乎不费额外的柴火!此物若推广开来,北地百姓冬日之苦,可解大半!老夏,你真是……你真是我大周的福星!”
他激动地差点想去拍夏元一的肩膀,被夏元一不动声色地避开了。
一旁正蹲在地上的胡莹闻言不由翻了个白眼,怎么就大周的福星了,先生明明是九州大陆的福星,是整个人族的福星。
“至于取暖之物嘛!”
夏元一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柴薪固然好,但砍伐过度,有损山林,且不耐烧,我记得以前见过一种黑色的石头,质地酥脆,能燃烧,且燃烧时热量远胜木柴,持续时间也长得多……”
他话还没说完,姬诚脸上的兴奋之色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惊惧,他猛地站起身,声音都拔高了几分:“黑色的石头?能燃烧?老夏,你说的莫非是……‘毒火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