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决策会议。
各方信息汇总后,气氛凝重。
“综合现有情报,‘方舟’设施是一个高度危险的禁忌技术实验场,其能量运行方式破坏生态,且可能与远方未知势力存在联系。”林风总结道,“我们不能放任不管,但直接强攻无异于自杀。”
周维清提出了技术方案:“我建议执行‘微声聆听’计划。研制超低功率的谐振感应器,部署在裂缝特定位置,尝试捕捉设施内部能量流的规律性信息。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极致的隐蔽性和精度。”
夜枭从战术角度分析:“部署点必须精心选择,既要保证信号接收效果,又要避开对方的监控网。我需要带人再进行一次抵近侦察,确认最佳部署位置和渗透路线。”
罗根则强调后勤和支援:“行动小队必须轻装简行,但需要最精良的伪装和应急撤离方案。我会安排快速反应部队在峡谷外围待命,随时准备接应。”
伊芙琳负责情报支持:“我会持续监控所有电磁频谱,尤其是那个神秘同步信号的动向,为行动提供实时预警。”
方案细节经过激烈讨论和反复推敲后,最终确定下来。
“行动代号,‘谛听’。”林风下达指令,“周教授,尽快完成感应器的研制和测试。夜枭,制定详细的侦察和部署方案。罗根,做好支援准备。伊芙琳,保持最高警戒级别。这次行动,我们的目标是获取信息,而非战斗。一切以隐蔽和安全为第一准则。”
一周后,锈蚀峡谷边缘。
夜色如墨,寒风呼啸。
一支由夜枭亲自带领的精干小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入峡谷。
队员包括顶尖的侦察兵、电子战专家和地质学家。
他们携带的正是周维清团队精心打造的“微声”谐振感应器——外形伪装成岩石碎片,内部集成了超高灵敏度的接收元件。
借助前期侦察确认的路线,小队避开已知的震动感应区和能量监测点,利用岩壁的阴影和复杂地貌,艰难地向目标裂缝深处渗透。
经过数小时的谨慎移动,他们抵达了预定的三个最佳部署点。
队员熟练地将感应器嵌入岩缝,进行最后的功能检查和伪装。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只有风声掩盖着细微的动静。
就在部署即将完成时,负责警戒的侦察兵突然打出手势——有情况!
下方裂缝深处,那扇巨大的圆形金属舱门边缘,一道细微的缝隙悄然开启,透出幽绿色的光芒。
紧接着,几个模糊的黑影从门内滑出,动作僵硬而迅捷,无声无息地没入黑暗的岩壁阴影中,向着峡谷上方移动。
夜枭立刻示意全员隐蔽,同时启动高倍率夜视仪观察。
那些黑影的身形似乎与人类相似,但移动方式极其诡异,关节仿佛可以任意扭曲,并且完全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或热量信号。
“不是‘幽灵’部队……是别的什么东西……”夜枭通过加密频道低声汇报,同时记录下影像数据。
那些黑影并未停留,很快消失在峡谷上方。
舱门再次无声关闭。
小队不敢久留,迅速完成最后的部署和伪装,按预定路线悄然撤离。
新芽镇指挥部。
夜枭小队带回的影像和数据引发了新一轮的震惊。
那些从“方舟”设施中出来的诡异黑影,显然是一种未知的存在。
“形态近似人形,但运动模式不符合人体工学,且完全隐身于常规侦察手段……”伊芙琳分析着影像,“像是……高度改造的生物体,或者某种仿生构造体。”
周维清检查着刚刚开始传回数据的“微声”感应器信号:“设施内部的能量流读数非常奇特,呈现一种……规律的脉冲式爆发,间隔稳定,但每次爆发的强度有细微差异,像是在进行某种周期性的‘充能’或‘排泄’过程。”
莱恩在看到影像后,脸色瞬间惨白,喃喃道:“是它们……‘清道夫’……负责处理‘废弃物’和进行外部‘采集’……”他拒绝再多说,显然恐惧到了极点。
林风看着屏幕上那些诡异的黑影数据和不断跳动的能量曲线,眉头紧锁。
“谛听”行动成功获取了宝贵的信息,但也揭示了更深的黑暗。
“方舟”计划的面纱揭开一角,显露出的却是更加超乎想象的恐怖与谜团。
低语之树传来的警示感愈发清晰,引导器也持续散发着微热。
林风知道,与“方舟”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新芽镇必须从这些破碎的信息中,拼凑出真相,找到这个深埋于地下的毒瘤的弱点。
秋意已深,寒风中,新芽镇的灯火依旧明亮,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来自地底深处的阴影,正悄然蔓延。
喜欢深渊巡游者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深渊巡游者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