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主通道内,沉重的脚步声与运输车引擎的低吼交织成紧迫的氛围。
最后一批关键设备正在被装车,战士们护送着技术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向通往北方的三号备用通道转移。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尘土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汗味。
罗根站在C区岔路口的临时指挥点,脸上沾着硝烟和油污,声音因持续的战斗指挥而嘶哑:
“第二防线已按计划放弃,爆破组准备好了吗?等最后一辆车通过闸门,立刻炸塌B段通道,延缓‘收割者’的追击速度!”
“爆破装置已就位,罗根指挥官!”一名工兵大声回应。
主控室内,以往充盈的柔和绿光已收敛许多。
周维清和青岚正指挥技术人员对“生态维系原型机”进行最后的转移前封装。
庞大的机体被特殊的阻尼材料包裹,核心光球在指令下进入深度休眠状态,只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能量输出,以保障生态维持匣中“种子”的基础活性。
“所有核心数据已完成多重备份,包括林静云博士留下的‘共生协议’碎片和星图坐标。”
周维清关闭最后一个终端,看向青岚:
“希望‘曙光’基地的条件,能让我们真正解开这些秘密。”
青岚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这座“守林人”世代守护的大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但很快被坚定取代:
“先祖留下的使命是守护希望,而非固守废墟。只要‘种子’和知识还在,希望就在。”
隧道深处,七号通风暗道出口附近。
影叶和他的侦察小队如同融入了岩石的阴影,静静观察着外界。
风雪比隧道内猛烈数倍,能见度极低,但远处“收割者”营地隐约的灯光和机械运转的轰鸣,依然显示着敌人的包围网正在收紧。
“入口方向的攻击强度在持续增加,他们想在总攻前耗尽我们的防御力量。”
影叶通过加密频道低声汇报,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北方五公里处冰谷发现的不明信号源活动频率增加,但依旧保持距离,像是在观察。”
他调整着手中的长程感应器,试图捕捉更清晰的信号特征。
“信号编码方式非常古老,甚至带有一些……旧时代联邦紧急事态委员会的残留特征,但加入了全新的加密层。无法判定是敌是友,但其科技水平显示,对方实力不容小觑。”
林风的声音从频道传来:
“保持隐蔽,继续监视。除非对方主动暴露敌意,否则避免接触。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安全撤离。”
“明白。”
影叶打了个手势,小队成员再次悄无声息地散开,如同幽灵般消失在风雪和嶙峋的怪石之后,继续为北迁队伍充当无声的眼睛和耳朵。
主力车队集结区,气氛凝重而有序。
莱恩坐在一辆经过加固的医疗运输车内,由苏愈照看。
他左臂的伤疤被特殊的生物凝胶紧密覆盖,不再有能量溢出的刺痛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与整个隧道能量网络,尤其是与“种子”隐隐共鸣的温热。
这种连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稳定,但也更……复杂。
他闭上眼,不仅能感受到“种子”散发出的、充满生机的平和脉动,偶尔还能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仿佛来自遥远地底深处的悲鸣与拉扯感。
那是“守护者”被“主宰”阴影侵蚀和束缚的痛苦残留,尽管微弱,却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存在,提醒着他那段被遗忘的守护者所承受的漫长折磨。
“它还在那里……”
莱恩轻声对苏愈说,眼神有些悠远:
“被锁在黑暗里,挣扎着。我们走了,它会不会……”
苏愈记录着他的生理数据,安慰道:
“我们带走的是希望。只有我们安全抵达‘曙光’,找到更强大的力量,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它,或者其他像它一样被困住的意识。”
她顿了顿,语气坚定:
“活下去,才是对牺牲者最好的告慰。”
莱恩点了点头,握紧了拳头。
他体内的纳米残留在这种稳定的共鸣下,活性被抑制在一个相对安全的阈值,但苏愈的监测仪器显示,其基础活性水平比接触“种子”前仍有显着提升,仿佛被某种更高层级的力量重新“校准”了。
这既是机遇,也潜藏着未知的风险。
林风巡视着车队,检查每一个环节。
他与满身尘土、眼神却依旧锐利的罗根用力碰了碰拳,与负责技术转移的周维清和青岚简短交流,确认最后的准备事宜。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疲惫,但更突出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
他最后走到装载着生态维持匣的专用运输车前,手掌轻轻按在车厢外壁上。
引导器传来熟悉的温热,与匣中“种子”的脉动悄然呼应。
低语之树的直接指引虽已中断,但这由无数牺牲和希望凝聚而成的“火种”,以及怀中这枚承载着责任的引导器,就是他新的罗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