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逝。安全点内灯火通明,仿佛一座悬浮在寂静山谷中的孤岛,与外界隔绝,却又紧张地感应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流。
陈启在高岚的坚持下,回到医疗室接受了短时间的强制休息和营养补充。但他根本无法真正入睡,一闭上眼,吴念那张苍白惊恐的脸、卷宗上冰冷的文字、以及那丝萦绕不散的、“被抹平”的异样感,便交替浮现。左眼窝的空荡处,那缓慢旋转的“寂静漩涡”似乎也因他心绪不宁而微微加速,带来一种奇异的悸动。
凌晨三点,来自K市的加密运输车队终于抵达。王刚亲自带人完成了严格的交接程序,几个标记着“证物”字样的低温密封箱被小心翼翼地送入了核心分析室。
箱子打开,冰冷的白气散逸出来。里面存放着当年封存的少量原始物证:吴念遇难时穿着的、已经干涸发硬的衣物,一个当时随身携带的、浸水损坏的帆布书包,以及几个封装着现场提取的泥沙、植被样本的小型证物袋。
东西不多,却承载着一个年轻生命戛然而止的全部重量,以及可能隐藏了十五年的骇人秘密。
高岚和林瑶都戴上了白手套和口罩,神情肃穆。陈启坐在轮椅上,被推到分析台前,他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屏住。不需要刻意调动,他那变得异常敏锐的感知力,已经如同被磁石吸引般,自发地笼罩了这些来自过去的物品。
混乱、微弱、却无比清晰的“信息碎片”和“情绪残留”,如同潮水般涌向他的意识。
从那件褪色的连衣裙上,他“听”到了河水冰冷的触感,嗅到了水藻的腥气,更感受到了一股强烈到令人心碎的恐惧、不甘与深深的困惑——那是吴念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几乎凝固的意念烙印!
从那个破损的帆布书包上,他“看”到了书本的棱角,一支断掉的铅笔,还有一张被水泡得模糊的、似乎是和同学合影的照片残片,上面残留着些许青春欢快的余韵,与最终的绝望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然而,当他的感知扫过那些封装着泥沙和植被的证物袋时,一种截然不同的、冰冷、精密、不带丝毫感情的“痕迹”,如同隐藏在沙砾中的钻石碎屑,猛地刺痛了他的神经!
就是它!与卷宗上感受到的、强行“抹平”痕迹同源,但更加直接、更加清晰!这痕迹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如同某种“操作”后残留的“指纹”,深深烙印在那些本应记录自然信息的泥沙和植物纤维之中!
“在这里……”陈启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指向那几个证物袋,“修改‘死线’的力量……直接接触过这些东西!痕迹很清晰!”
高岚立刻小心地取出一个证物袋,将其中的少量泥沙倒在特制的分析皿中,放到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林瑶则调出了当年现场勘查时,这些证物提取位置的三维复原图。
“泥沙样本提取自尸体发现位置下游约五米处的河床,”林瑶对比着资料,“植被样本来自岸边一处疑似滑落点的草丛。”
陈启闭上眼睛,将全部精神集中,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仔细分辨着那冰冷痕迹中蕴含的细微信息。这痕迹与吴镜玄那种充满个人偏执和疯狂色彩的残留不同,它更加“纯粹”,更加“非人化”,仿佛执行这项操作的,并非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个体,而是一件……工具?或者一种……遵循固定程序的古老机制?
他努力追溯着这痕迹的“流向”,试图反推其源头。
模糊的影像在他意识中闪过:
……一只模糊的、带着白色手套的手,轻轻拂过河边的草丛……
……一股无形的、冰冷的力量,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断”了某种连接着吴念生命与这个世界的、无形的“线”……
……一个极其短暂、却无比清晰的符号印记,在那力量运作的核心一闪而过——那是一个**线条更加简洁、却透着一股森严秩序感的独眼符号**,与陆明远手札上那个扭曲狂放的眼睛,以及追踪者弹壳上那个尖锐的眼睛,都有着相似的基础结构,但气质截然不同!
这个符号……代表着什么?是另一个派系?还是某种更古老的、中立的“执行者”?
就在陈启的意识紧紧追逐着那个森严独眼符号,试图看得更清晰时,他的感知无意间扫过了那件摊开的、吴念的连衣裙的口袋位置。
那里,原本应该空无一物,但陈启却猛地“感觉”到了一种极其微弱、几乎快要彻底消散的……共鸣?
一种与他左眼窝那个“寂静漩涡”,以及他手中“观死镜”隐隐相似的、却又有所不同的波动!
他猛地睁开右眼,指向那件连衣裙的右侧口袋:“那里!有什么东西曾经在那里放过!很特殊的东西!”
高岚和林瑶立刻依言,用更加精密的仪器和特殊的光谱扫描那处口袋区域。起初,并未发现任何物理残留。但在切换到某种针对特殊能量残留的探测模式后,扫描仪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极其淡薄的圆形的能量印记!印记中心,似乎还有一个更加微小的、难以辨识的图案轮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